9月14日,由中共雲南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主辦,雲南廣播電視台承辦的“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第十講《實幹的力量》開講。
雲南省文山州西疇縣,地處我國石漠化核心區,是全國石漠化程度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本講以“實幹的力量”為主題,講述一代又一代西疇人用實幹戰天鬥地,以驚天動地的壯舉戰勝石漠換綠洲的奇蹟。
“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大講堂上,黨的二十大代表、“西疇精神”典型代表謝成芬講述了西疇縣肖家塘村“四愚公”修路的故事,以及自己身患癌症帶領群眾向石漠化“宣戰”開山修路的親身經歷,再現了“實幹創造奇蹟”的生動實踐。“西疇精神”典型代表張貴相講述了自己“寧願跪着幹活,不願躺着受窮”的勵志故事,詮釋了“實幹改變命運”的人生信條。此次大講堂,讓觀眾領略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雲南師範大學思政課教師蔣曉涵帶領學生走進西疇,走近“西疇愚公”代表,親身感受實幹的力量以及新時代新西疇的巨大變化,領悟“實幹為民造福”的深刻含義。蔣曉涵還走上大講堂分享研學心得,勉勵廣大青年學子“立實幹之志、長實幹之才、建實幹之功”。
“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第十講《實幹的力量》在昆明設主課堂,在文山市、西疇縣的學校裏開設多個分課堂,廣大師生圍繞“實幹”共同聆聽一堂振奮人心的思政課。大家一致&&,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弘揚新時代“西疇精神”,自強不息、奮鬥拼搏、不等不靠、苦幹實幹,以實幹成就夢想,用奮鬥創造未來。
“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秉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自2020年9月創辦至今,錄製播出《信仰的力量》《夢想的力量》等10講,致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課、雲端的思政課、智慧的思政課、潤心的思政課” ,是全省重點打造的學校思政教育第一“金課”。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