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康養旅游新業態
岩棲閣溫泉民宿。記者 胡妤雅 攝
洱源
溫泉游養生休閒兩相宜
走進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三營鎮的火焰山溫泉山莊,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溫泉池裏放鬆身心、戲水玩樂。“暑期裏,每天都有一百多名游客來泡溫泉,有的一住就是半個月。”溫泉山莊負責人趙凱介紹。
洱源縣地熱資源十分豐富,素有“溫泉之鄉”的美譽。縣內共有溫泉自然出露點88處,廣泛分佈在茈碧湖鎮、三營鎮、牛街鄉等地,水中還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
近年來,洱源縣立足溫泉資源稟賦,加快推動溫泉與休閒度假、康養旅游融合發展。通過打造大理地熱國、牛街鄉溫泉小鎮等景區景點,建設精品酒店、客棧和民宿,串聯周邊旅游資源等方式,不斷擦亮洱源溫泉旅游名片,努力建設宜居、宜游、宜養、宜醫的溫泉康養旅游勝地。
飛檐翹角、疊山理水、曲徑通幽……走進牛街鄉岩棲閣溫泉民宿,青磚白墻、一步一景,依山而建的院落別具白族特色。負責人李志玲介紹,岩棲閣是牛街鄉的特色民宿之一,主打高端精緻的私湯療養,目前共有12間各具特色的客房,自開業以來就深受國內外游客歡迎。
在牛街鄉,像岩棲閣這樣差異化、風格化的溫泉酒店還有很多。不少店主按照各自不同的市場定位與特色錯位發展,各美其美的同時又形成集群效應,匯聚成牛街鄉溫泉旅游的獨特魅力。據了解,牛街鄉目前已有天然溫泉沐浴室50多間,還有“古道湯池”“源之緣”等具有一定規模的溫泉民宿、客棧44家,在建10余家,客房總數達597間,溫泉旅游産業初具雛形。
溫泉康養是洱源縣最亮麗的旅游名片,而作為洱源縣溫泉旅游開發核心的大理地熱國景區,在豐富消費者溫泉沐浴需求的同時,還積極開發“溫泉+康養”“溫泉+理療”“溫泉+美食”等不同體驗內容,並通過挖掘當地生態和民族文化資源,加大中高端溫泉旅游産品有效供給,豐富旅游業態。如今,大理地熱國景區已經成為集避暑度假、康復療養、溫泉旅游、文化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綜合性康養基地。在這裡,游客不僅能體驗“養生休閒兩相宜、山水人文齊環繞”的泡湯享受,還能感受了解當地民族文化,品味特色美食,開啟溫泉康養旅游新體驗。
洱源縣不斷實施基礎配套升級,開展旅游市場秩序整治,強化執法、健全綜合監管,加強對“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保障,營造良性旅游氛圍。同時,通過組織旅游從業人員系統、定期進行民宿酒店運行管理、接待禮儀、服務品質等專題培訓,不斷提升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水平;通過加大對文化旅游市場安全生産檢查、督促從業人員持續開展應急演練,不斷完善旅游安全管理機制,切實增強食、住、行等安全保障能力。
據統計,今年1至6月,洱源縣共接待海內外游客239.15萬人次,同比增長105.56%,實現旅游收入超34億元,同比增長111.5%。(記者 李麗)
昌寧
“鄉村旅居”融入當地生活
《雲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提出,大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2023年3月19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現場推進會要求,盤活用好雲南省獨特多樣的自然、人文、歷史等優勢資源,推動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創新、産品升級、服務優化,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如何推動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創新、産品升級、服務優化?近日,雲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來到保山市昌寧縣開展實地調研。
昌寧有“千年茶鄉、田園城市”的美譽,明代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其游記中盛讚昌寧。近年來,昌寧圍繞“一山一江一葉一泉一城”等優勢資源,打好“千年茶鄉”“田園城市”兩張牌,促進“旅游+”等業態模式發展。
結合昌寧的文旅資源,雲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重點調研了以哀牢文化大甸山遺址為背景的田園尋味游之旅、以昌寧紅茶品牌為拓展的古茶養生游之旅、以溫泉資源為亮點的溫泉休閒游之旅。調研中,雲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院長蒙睿提出了“鄉村旅居”的模式。
蒙睿介紹,從旅游到旅居,反映的是市場需求向深度延伸、産品業態轉型升級的趨勢。“鄉村旅居”可以看成農文旅融合的高層次體驗新業態。以昌寧為例,“鄉村旅居”就是要把茶山的生活形成文旅産品推薦給游客,讓游客來到昌寧,居住在村寨中,實際體驗茶山的生活,享受自然風光,體驗農業生産,了解民俗文化,與村民建立有人情味的情感&&,真切感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實地調研中,調研組來到漭水鎮探訪古村落。當地村民高華波返鄉創業,和朋友創立了觀瀾印象茶葉公司。在高華波看來,昌寧旅游發展基礎較為薄弱,産業結構較為單一。通過“鄉村旅居”模式的運用,讓游客融入本地的生活節奏中,實實在在感受當地的煙火氣息,游客可以獲得身心的放鬆。游客不斷增多,昌寧旅游也將“借勢出圈”,吸引更多力量聚焦茶鄉。
昌寧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李嵐説,傳統的“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已經難以滿足游客的多樣化要求,必須要在提高産品體驗性、豐富度和吸引力上下功夫,推動旅游從單一場所場區向融合式、場景式、體驗式轉變,實現空間與時間的延展突破,“鄉村旅居”這一概念給昌寧文旅帶來了新的 啟發。昌寧將推動“旅游+民俗”“旅游+親子”“旅游+影視”“旅游+康養”“旅游+體育”等多行業多領域融合發展。
“鄉村旅居的核心是讓人住下來,住下之後再去玩。”蒙睿説,游客到茶園觀光、在茶葉工廠參與制茶、購買文創産品等環節,是産業鏈的整合與融合的過程。一二三産融合,能整合鄉村閒置的房屋、資金,吸納人才返鄉創業;配套運營項目的建立,也會刺激新型鄉村經濟産業和形式出現,助力鄉村振興。蒙睿同時認為,旅居産品的背後需要有強大的運營管理團隊,才能催生新的市場主體;另外,旅居是住下來的高頻消費,提升服務能力是關鍵。(記者 劉子語)
普洱
在茶香農莊裏回歸田園
攜程度假農莊瀾滄老達保聯營店
8月22日,攜程度假農莊瀾滄老達保聯營店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鄉動根村老達保寨正式開業。走進農莊裏,融入鄉間氣息的度假屋映入眼簾,茶園中一棟棟考究時尚的網紅度假屋將建築藝術與自然完美結合。
農莊配套了綜合服務島、咖啡區、露營燒烤、兒童游樂區等設施,拉祜族傳統手工藝品體驗、茶餅DIY、古法烤茶、陶器、木雕和刺繡等項目一應俱全,現代元素與民族文化有機結合,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拉祜族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站在農莊向不遠處的老達保老寨望去,保存完整的拉祜族傳統幹欄式建築錯落有致,一塊塊整齊的梯田阡陌縱橫,植被茂盛的青山連綿不斷,雲海下的山泉匯集成流,回歸田園的度假體驗感油然而生。
農莊負責人陶克告訴記者:“我們有3種房型,面積為50至65平方米不等,根據市場需求,除大床房、雙床房外,還提供樹屋、loft等房型,滿足家庭出游的定位。我們不僅提供營地酒店、度假酒店的標準服務,還會結合這裡的咖啡、茶文化,以及老達保拉祜族的音樂文化,完善整個産業。”
老達保攜程度假農莊是瀾滄縣引進高端茶旅融合項目、深化聯農帶農的積極探索。該項目以合資公司為實施主體,攜程方團隊全面負責運營,採用“保底+分紅”的方式,每年為酒井鄉各村集體帶來收入,為村民帶來農副産品銷售收入和演藝收入,具備較好的社會效益。項目採用項目定位—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運營管理—市場推廣的合作模式,規劃建設20套高品質民宿及服務島(接待中心、餐廳)等配套設施,打造融旅游度假、文化體驗、特色餐飲、生態康養、商務會議等功能於一體的多元旅游綜合體,並由點及面深度盤活老達保旅游資源,打造全新休閒度假目的地,未來將形成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老達保拉祜族傳統文化村落經典旅游路線。
茶産業是普洱市的支柱産業,漫山遍野的現代茶園、生態茶園,生機盎然的古茶山、古茶林,成為普洱綠水青山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近一半人口從事茶葉生産,茶園總面積達209萬畝,綜合産值達392億元。近年來,普洱市在茶源尋根、茶俗體驗、莊園度假、養生旅游等領域探索創新,打造了一批茶鄉旅游精品線路,積極探索茶旅融合新業態。
“景邁山是我最喜歡的一座古茶山。”“在景邁山,感受到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與茶相伴、以茶為生的茶文化魅力。”今年春節假期,擁有千年古茶樹、被譽為“世界茶樹博物館”的景邁山古茶林景區吸引了近3萬名游客前往,這也是普洱市茶旅融合初見成效的縮影。
今年以來,中華普洱茶博覽苑不斷推出全新旅游産品,創新玩法,實現觀光、體驗、玩樂、度假並重,新推出的少數民族風情演藝《木鼓祭茶》、製作普洱茶書簽等新業態、新玩法,將充滿本地特色與活力的新鮮元素注入景區,贏得大量年輕游客青睞。
正在觀看《茶山歡歌》實景表演的大學生小陳激動地説:“我很喜歡這個項目,可以在茶園深處聆聽阿哥阿妹的採茶歌,溫婉悠遠的調子可以驅散旅途的疲勞,將整個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記者 沈浩 胡梅君 通訊員 張曼瑩 文/圖)
文山
在如畫綠洲中療愈身心
採摘三七籽。通訊員 王國禮 攝
“北人參,南三七”,三七又被譽為“南國神草”,北回歸線橫貫境內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即是其原産地、主産地。
近年來,“三七之都”文山大力發展中醫藥康養等特色産品業態,擁抱康養新“藍海”。其中,一張從300多年前傳承下來的康養新名片,像一塊“磁石”,吸引着全國乃至世界的游客紛至沓來。
“帶着家人來到雲南,不是簡單地看風景吃美食,是奔着健康而來。”暑期,來自深圳的蘭女士帶着一家老小五口人,慕名到訪位於文山市的二級甲等中醫專科醫院文山鄭保骨傷科醫院,體驗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九代人的鄭氏黃帝九針。
鄭氏黃帝九針醫術源於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黃帝內經》。省級非遺傳承人、鄭氏黃帝九針醫術第八代傳人鄭玉華介紹,黃帝九針術發揚於明清宮廷,歷經300多年鄭氏家族內部傳承,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形成了針灸、艾灸和祖傳藥方外敷內服的三聯施治健康保養體系。據不完全統計,建院30多年來,該醫院接診病人達60萬餘人次。
近年來,全國上下強化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推廣體現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文山充分發揮以鄭氏黃帝九針醫術、地方民族醫藥為代表的中醫藥資源,擴充人才隊伍,注重醫養服務供給,促進中醫與養生、中醫與養老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健康旅游産業,給當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先進行中醫調理,保養好身體,再到普者黑景區賞荷花,找機會品嘗三七氣鍋雞。”來自香港的李女士的旅行行程安排,如今已成為不少游客的新標配。眼下,文山州全州8縣市“八仙過海”,不斷挖掘自身潛能,發展康養文旅項目。
在西疇縣,以“香”為名的香坪山分佈有147種瀕危樹種,是東南亞最大、種群數居第二的木蘭科珍稀瀕危植物園,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95%,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高達10萬個,天然氧吧養身養心。老山藥王谷生態旅游區位於麻栗坡縣著名的老山腹地,紅豆杉、羅漢松、花梨木、黃江木、檑木等十余種珍稀植物富集於此。旅游區幾千畝的區域內,種有石斛、重樓、金線蓮、青藤香、接骨丹、對節生等珍稀中藥材116種。當地依託豐富的生態中草藥資源,發展邊境特色康養旅游,積極謀劃以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為一體的康養綜合體。在文山市,苗鄉三七科技園佔地500余畝,是雲南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園、雲南省級現代化農業莊園,園區環湖而建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風景優美,還能深入體驗三七系列産品的神奇功效。
厚植生態底色,整合道地資源,從“十三五”到“十四五”,文山持之以恒大力發展以三七為重點的中醫藥産業。一個個以中醫藥為底色的康養項目由點成線,成為一道亮麗的旅游風景線。如今,全州已陸續打造以三七資源為基礎的文山三七産業園區和三七文化園等康養旅游景區,以石斛資源為支撐的廣南六郎城仙草秘境,以重樓、金線蓮、青藤香、接骨丹等珍稀中藥材體驗為主題的老山藥王谷生態旅游區。還形成了藥食同源的藥膳文化,創造發展出三七氣鍋雞、三七花蒸蛋、三七酒、石斛宴、菊花鴨等食療佳肴,把健康養生融入一日三餐。
綠色文山不斷擦亮康養新名片,讓八方來客有更多驚喜和獲得感。(記者 張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