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龍陵捕捉到野生短尾猴“吃播”影像-新華網
雲南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08/18 14:19:04
來源:龍陵縣委宣傳部

雲南龍陵捕捉到野生短尾猴“吃播”影像

字體:

  近日,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在巡護途中,首次捕捉到短尾猴“吃播”的有趣影像。短尾猴隸屬靈長目猴科,長相與藏酋猴相似。因其尾巴短而得名。當它們成年後臉頰會變成紫紅色或暗紅色,也叫紅面猴或紅臉猴。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在原始密林之中,一隻短尾猴蹲坐在樹樁上,沐浴着和煦的陽光,享受悠閒自在的慢生活,時不時東瞅瞅西瞧瞧,或用手摸摸腮部的肉球,不停嚅動着嘴巴,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食物,在“直播間”裏展示着猴界獨特的“吃播”風格,畫面溫馨和諧,萌態可掬,十分惹人喜愛。

短尾猴(8月12日攝)。楊榮廷 攝

  “靈長類動物腮幫部位有兩個鼓出來的肉球,這是猴子口腔內兩側一種特殊的囊狀結構,稱之為‘頰囊’,它能暫時貯存食物。在民間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猴子攢食’。”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正高級工程師鄧曉保説,這些珍貴影像資料的獲得,對靈長類動物的行為生態學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為研究短尾猴的覓食方式、生活規律等積累了基礎資料。

短尾猴(8月12日攝)。楊榮廷 攝

  短尾猴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為易危物種。短尾猴體形渾圓、四肢粗壯,體毛稀疏呈黑褐色。常成群結隊出行,活動範圍很大,喜歡選擇食源充足、生態環境質量高、枝葉茂密的原始闊葉林、針闊混交林或竹林地帶、疏林山坡等區域作為棲息地,主要以野果、種子、竹筍及植物的嫩葉為食物,也捕食蟹、蛙等小動物。

短尾猴(8月12日攝)。楊榮廷 攝

  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負責人楊培記&&,近年來,保護區為巡護人員配發了野外隨身攜帶監測設備,提升了對野生動植物的發現率,促進了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2020年以來,保護區聯合科研院通過移動式野外監測,發現了新物種2個、龍陵縣域新記錄物種26個。(鬱雲江 尹純助 楊榮廷)

【糾錯】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