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味|雲南石屏豆腐:“舌尖上”的億元級産業 _新華網
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8/05 09:13:47
來源:新華網

鄉味|雲南石屏豆腐:“舌尖上”的億元級産業 

字體:

  編前語:産業興則農村興,農村興則國家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産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産’文章”。當前,全國各地發展農村特色産業,扎根“土”,體現“特”,形成“産”,從發展産品向發展産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從發展一産向一二三産融合轉變。做好“土特産”文章,根在水土、在農民、在文化,其中蘊含着鄉村産業振興的美好圖景。

  新華網推出大型融媒體報道《鄉味》,記錄各地做好“土特産”文章的鮮活故事,呈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特”的産業發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新華網昆明8月5日電(范芳鈺 劉馨蔚 劉東)炎熱的中午,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古城內,大嬢二嬢燒烤店的老闆娘吳華坐在火爐旁,一邊熟練地翻烤豆腐,一邊時不時給絡繹不絕進店的顧客們介紹着石屏豆腐的特色。

烤豆腐(攝於4月23日)。新華網 劉東 攝

  在石屏縣內的燒烤店,“5元10個小豆腐”的價格被粘貼在不少店舖的顯眼處,烤豆腐幾乎是每個店舖的主營菜品之一。“豆腐是我們這裡一大特色,在石屏才能吃到正宗石屏豆腐,其他地方無法嘗到這個味道。”吳華的自信,來源於石屏縣的“酸水”。

  “酸水”,是石屏人對老城區一片的井水的稱呼。石屏人點豆腐,靠的是這兒特有的井水,而不是用傳統的石膏或鹽鹵來點制。因此,石屏豆腐被稱為“帶不走的專利”,上百年前就聲名遠揚。如今,當地進行産城融合,傳承百年豆腐香,全力建設全國重要的豆製品生産研發和深加工中心,把“小豆腐”做成大産業。

  改革:把小作坊變為大企業

  11點,石屏古城內的燒烤店陸續營業。吳華介紹,許多游客和當地人喜歡在白天品嘗小吃,因此他們大都只營業到下午六點。“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兩三千個豆腐。”

  據統計,2022年末,石屏縣豆製品産量達35.16萬噸、實現産值43.35億元,帶動1.2萬餘人穩定就業。2023年上半年,實現豆製品産量17.2萬噸、産值22.5億元。

  龐大的數字背後,是石屏縣着力打造一批“豆腐小巨人”的決心。圍繞“小豆腐、大産業”發展目標,石屏縣“擴規模、抓規範、提品質、創品牌、拓市場”,做大做強以豆腐為核心的特色、綠色食品加工業。

  始建於1956年的北門豆腐廠,曾與其他豆腐生産企業一起經歷過一場由“小作坊”轉為“大企業”的變革。

  以前,傳統家庭式作坊沒有污水處理設施,且普遍採用小型燃煤鍋爐,小作坊衞生條件監管難度大,石屏豆腐的食品安全無法保證。

  石屏縣高度重視豆製品産業的發展,全力推動豆製品産業集群發展,先後建成了松村石屏豆製品特色産業園、城東石屏豆腐文化産業園和老牛塘石屏綠色食品精深加工園,形成了“一園三區”的發展格局。據了解,歷年來,石屏縣共引導了40戶本土企業、143家家庭作坊入園發展,關停取締園區外家庭作坊2500余戶,把豆製品搬進園區統一集中生産、統一産品標識、統一規範管理。

  同時,石屏縣陸續&&政策,淘汰小鍋爐、禁止直排污水等,不斷提高豆腐産業發展的環保標準。

  

航拍石屏豆腐製作工廠(攝於4月23日)。新華網 劉東 攝

  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以北門豆腐廠為代表的豆腐生産企業,不斷轉型升級,逐步發展成為一家集採購、生産、運輸、倉儲等功能一體化的現代生産企業。2022年,北門豆腐廠被認定為“雲南老字號”。

北門豆腐廠的生産車間(攝於4月22日)。新華網 范芳鈺 攝

  發展:讓小豆腐成為大産業

  “雲南十八怪,石屏豆腐甩着賣。”提起石屏豆腐特點時,石屏縣北門達和源豆製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楊旻燚立即想到了本地人常説的這句俗語。

  “甩着賣”是石屏人評判石屏豆腐韌性的方法,將長條形的豆腐提起輕輕一甩,從是否斷裂就可判斷豆腐品質。但難運輸、保質期短卻一度讓石屏豆腐市場前景步履維艱,産值産量難以提升。

  結合市場行情,園區內廠家相繼推出包漿豆腐、即食豆腐、冷凍豆腐等不同品種。

豆腐皮(攝於4月22日)。新華網 范芳鈺 攝

  石屏縣北楊豆腐廠老闆何文英對此感受最深,作為最早搬入園區的店舖之一,以前她們只能製作售賣鮮豆腐,如今“園區有冷庫”,自己不僅能拓寬銷售渠道,還能豐富豆腐産品種類。

  此外,石屏縣多&&構建電商銷售矩陣,孵化培育電商50余家,石屏豆腐入駐美團優選配送大倉,銷售覆蓋全國20個省(區市)。同時,順豐冷運雲南石屏冷鏈豆腐專線開通,配送覆蓋全國190余個城市。6家企業辦理食品出口備案登記,速凍包漿豆腐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家。

  2020年初,“爆漿”小豆腐走紅,電商&&成為銷售石屏豆腐的重要&&。石屏各豆腐生産企業抓住了發展機遇,不斷研究出適合當下消費環境的豆腐系列産品,並開啟了電商之路。

  今年2月,石屏縣縣域公共品牌“石品鮮”受邀攜系列産品走進第三方電商直播間。直播當日,“石品鮮”産品豆腐條被粉絲們搶購一空,銷售量突破5000單,直播銷售額達20萬元。

石屏豆腐(資料圖)。新華網發(石屏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融合:讓文旅成為産業新引擎

  石屏豆腐距今已有六百餘年歷史,漫長的歲月沉澱出其特有的文化底蘊和鄉土記憶。

  2017年6月,雲南省政府印發《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石屏豆腐製作技藝入選。

  為講好石屏豆腐故事,石屏縣收集整理出80道石屏豆腐食譜並積極進行推廣,使“石屏豆腐宴”成為推動石屏旅游發展的一張“鄉愁記憶名片”。

  在石屏豆腐文化産業園區,石屏縣以二、三産業相融合方式,通過“前店後廠”模式,既展示石屏豆腐的傳統文化故事,又能讓游客們參觀到百年豆腐的傳承製作技藝。

  2023年,石屏縣組建招商團隊,奔赴東北,與黑龍江北大荒糧油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組建石屏豆製品品牌運營公司,全力推動石屏豆腐博物館等重點項目建設。

  目前,石屏縣加快以石屏豆腐博物館為標誌的石屏豆腐小鎮建設,打造網紅新經濟,構建集産品展銷、技藝傳承、工藝研發、企業孵化、文旅休閒、電商物流於一體的發展新格局,形成“以産興城、以城促産”增長極。

  石屏縣委書記張鵬程&&,石屏縣將堅定“小豆腐、大産業”發展目標,聚力實現松村、城東、老牛塘“三區聯動”,全力打造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三小特色”優勢園區,努力推動品牌化、標準化、高端化“三化發展”,聚力推動石屏豆腐全産業鏈轉型升級,切實將“小豆腐”做成大産業、樹立大品牌、開拓大市場、形成大效益。

  一方水土的豆腐傳奇仍在續寫……(完)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