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雲南省全力守護好雲南旅游這塊金字招牌。去年以來,全省旅游呈現爆發式增長:接待游客數量、旅游收入不斷攀升,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單日航班量3年來首破1000架次、運送旅客量多日保持全國第一,大理、麗江等地住宿全線爆滿,中央媒體近期紛紛點讚雲南旅游,“一半的中國人在雲南”再度刷屏網絡,“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話題全網閱讀量超過100億人次。
昆明市實施“旅游興市”戰略,&&旅游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重點圍繞旅游環境、服務設施、景區業態深入開展老舊景區改造提升,先行推動雲南民族村、世博園、西山風景區等16個老舊景區提升改造。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27.11億元。今年1至7月,全市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3021萬人次,同比增長69%;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27億元,同比增長137%。
曲靖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馬龍張安屯等特色旅居民宿,羅平雲上花香建成運營,5個鄉村振興示範先導工程即將建成運營,22個和美鄉村、300個美麗村莊、18個“四美家園”示範點亮點紛呈。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800萬人次、同比增長28.2%,實現旅游收入399億元、同比增長30.1%,帶動住宿、餐飲業高速增長。其中,鄉村旅游接待游客815萬人次,實現收入87.5億元、同比增長31.3%。
保山市着力推進旅游業態創新,健全市級領導挂鉤文旅項目、文旅産業招商工作專班等機制,引進雅居樂、華僑城、啟迪科技、滇渝合泰等一批知名企業,培育打造了一批旅游新産品新業態。今年1至6月,全市接待游客和實現旅游總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4.09%、22.95%。
楚雄彝族自治州緊盯重點項目建設,圍繞讓項目儲備多起來、項目落地實起來、項目建設快起來,建立健全“專班制”“大比拼”“攻堅年”機制,州縣黨政主要領導領銜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侏羅紀文旅産業園、元謀遠達溫泉康養城一期、光祿古鎮農文旅融合等項目建設,上半年完成旅游業固投增長55.3%。
大理白族自治州強化宣傳營銷,充分利用抖音、小紅書等&&,大力推介大理旅游。“有一種生活叫大理”“中國最佳愛情表白地”話題抖音播放量達84.7億次,“去有風的地方”播放量超過130億人次,覆蓋6個語種、225個國家和地區,大理成為國內熱門婚禮目的地。同時,大力發展團建旅游、體育旅游、休閒旅游、美食旅游等,推進旅游格局重塑。今年以來,全州旅游呈現“持續紅”勢頭,大理上榜“十大旅游嚮往之城”“大家最嚮往的地級城市”之首。全州上半年共接待游客484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6%、114%。
麗江市持續整治旅游市場秩序,紮實開展“構建良好旅游生態”百日行動,在重點路段、重點區域開展專項檢查,加大旅游團隊路檢路查力度,堅決整治不合理低價游、強迫購物等市場亂象。今年以來,全市旅游市場呈現出“一平兩升三降”態勢:來麗游客總數保持平穩;散客數上升,過夜游客上升;團隊數量下降,旅游投訴量下降,退換貨申請量下降。
去年以來,全省文旅産業主要指標快速增長,2022年全省接待游客8.4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449億元,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104.2%、85.6%;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39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394.32億元,分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134.9%、122.2%。産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共有世界遺産5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4個、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5個、國家A級旅游景區557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56個、旅行社1992家、星級飯店453家。産業地位更加凸顯,2022年旅游業直接增加值1673.42億元,佔GDP的5.8%,間接增加值1770.8億元,佔GDP的6.1%;旅游業帶動一、二、三産業增加值佔比分別為7.8%、6.1%、17.3%;旅游固投增速居全國第一。文化建設為旅游發展賦能,全省有歷史文化名城8座、中國傳統村落777個、國保單位170個、可移動文物42萬件套、國家級非遺項目127項,非遺傳承人125名。《桂梅老師》《擺出一個春天》榮獲“文華大獎”和“群星獎”。(記者 陳曉波 張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