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7月29日電(陳昭彤 張煜瑩 劉瀟玥 姜鐸 王悅辰 來時雨 白旭)當花木蘭、米奇、奈娃家族出現在茶餅禮盒上,當冰淇淋、鳳梨酥、咖啡與普洱茶相融,這一歷史悠久的中國名茶正在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我們的很多茶産品都很貼近年輕人。”十幾天前入職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大益集團動海茶廠包裝設計部的王鵬明説。“我們部門有很多我的同齡人,他們時常會有自己的一些新點子,然後想辦法應用到設計中去。”
普洱茶是雲南的名片之一。截至2022年,雲南省茶園總面積達749萬畝,茶葉總産量53.39萬噸,而普洱茶佔雲南茶總産值的近一半。
![]() |
雲南騰衝高黎貢山茶園
普洱茶講究“越陳越香”的風味特色,而更多年輕人的加入為這一産業帶來了新的活力。
“我們的員工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在同類型企業中應該算是非常年輕的了。”動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邵愛菊説。自2004年完成民營化改制以來,茶廠每年都會招聘一批高知青年進入茶廠,其中有一半左右來自外地,其餘大多是當地的“茶二代”。
王鵬明是一名00後,大學學習視覺傳達專業,他選擇來到茶廠工作,更多的是出於一份情懷。他與普洱茶的淵源還要從他的家鄉説起。
雲南普洱市是普洱茶的重要産地之一,也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的驛站。而出生於普洱的他從小生活在農村,全家以茶為生。“小時候家裏窮,一大家子人都指望著村子裏茶葉的收入供我們讀書。”王鵬明回憶説。“所以我就想要在大學畢業後延續普洱茶的這份事業,並且建設和發展鄉村。”
與王鵬明不同,吸引彭麗嬌來到茶廠的是行業的發展前景。
四年前,來自400多公里外臨滄市的彭麗嬌從雲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學成歸來,通過投遞簡歷來到動海茶廠,主要負責傳統普洱茶産品的宣傳推廣。
談到當初的決定,她告訴記者,其實自己以前喝茶並不多。“但這幾年新中式茶崛起,很多茶飲品牌都火了,我感覺普洱茶行業也蠻有前景的。”彭麗嬌説。她在工作中體驗到了成就感,愛上了這個行業,打算留在西雙版納。
邵愛菊也是一名八零後。她介紹説,茶廠每年都會前往全國各地的農業大學宣講進行校招,並提供了相對優厚的福利待遇與充分的發展機遇。
據統計,目前動海茶廠裏大學生的比例已達到40%,以茶學和食品學專業為主;近年來更是招聘了不少研究生和博士生,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一方面帶來了新的想法和理念,另一方面也推動了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講解員劉紅正在介紹普洱茶的歷史
傳統茶餅擺放於陳列櫃
在成型車間的角落裏,有一個特殊的壓制機器轟轟作響。“這台機器是專門製作‘小金磚’普洱茶的。”講解員劉紅介紹。傳統普洱茶以固定大小的壓制茶餅為主,在泡製前需先使用茶針順着茶葉層狀紋路撬取緊壓茶,對飲茶的場所和器具有較高要求。
為了更加適應年輕人對便捷和效率的追求,大益茶推出分裝包,每次飲茶只需拿出一小塊普洱茶磚沖水即可。“這種形式的普洱茶銷連年增長,去年消費了10噸,今年預計會達到12噸,年輕人很願意為這個‘新嘗試’買單。”劉紅説。
“打造普洱茶式的星巴克”是大益茶自2012年起做的新嘗試,在上海、昆明、廣州、西雙版納以及韓國設立了近10家門店。多元化的茶飲空間解構了普洱茶飲的嚴肅感,主動向年輕人喜歡的休閒社交形式貼近。
和迪士尼、奈娃家族等IP聯名、生肖主題和含有流行語的包裝等創新都體現了普洱茶廠在向年輕化受眾張開雙臂。
“年輕人是當前消費市場的主力軍,要讓他們能喜歡上傳統茶,最直觀的方式就是通過包裝吸引他們。”彭麗嬌説。
同不同年代和風味的收藏級別茶餅擺放在一起的,是以普洱茶製作的奶茶、花茶、冰淇淋、蛋糕,小罐茶、即速溶茶、凍幹茶粉、“咖普”等新産品。
“與年輕人接軌,是讓老茶樹及其茶文化持續煥發新生的重要途徑。”彭麗嬌接着説。
大益茶庭
騰衝市高黎貢山茶業集團自2012年起打造茶旅文化一體式的茶博園,內設房車營地、採摘體驗園,還推出了由普洱茶加工而成的護手霜、護髮素等衍生産品。
負責宣傳的楊慧愉認為,要想打通年輕人的市場,就一定要滿足他們對效率、便捷和不受約束的需求。“因此我們推出各式各樣新鮮、活潑、方便的産品讓他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普洱茶,然後再愛上普洱茶。”她説。
她用手機播放了一條最新出爐的短視頻,內容為公司揭牌成立“農民院士科技服務站”。她介紹説,公司從2010年前後就開始進行新媒體端的嘗試,集團旗下以董事長個人作為主體運營的賬號現已擁有近31萬粉絲。
“現在的淘寶、抖音等&&就像古代的茶馬古道,將我們的産品與更多的受眾相連接。”大益集團茶道文化部副部長趙寶權説。
而邵愛菊&&,由於目前公司對年輕市場還處於探索階段,需要更多新鮮血液的加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