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記者從昆明市滇管局獲悉,近五年來,滇池全湖水質總體保持Ⅳ類,但由於滇池仍處於輕度-中度富營養狀態,藍藻水華周年性發生,季節性富集的現象仍然存在。2023年滇池受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少、生態補水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發生規模性藍藻水華的形勢較為嚴峻。
截至6月26日,昆明滇投公司累計投入各類藍藻打撈處理、應急處置設施設備128&套,累計收集處理富藻水1404萬立方米,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重點水域浮藻聚集強度。
圍繞草海新河灣、壩河濕地近岸水域,外海海埂公園、海洪濕地、星海濕地、王官濕地、鬥南濕地、江尾村、海晏村等9片水域,進一步優化調度6艘加壓控藻船、2艘曝氣控藻船以及水體推流等應急處置設備,盡可能減少藍藻水華堆積面積、時間。
針對大量浮藻發生在近岸淺灘區域,藻車、藻船等機械化設備難以抵近發揮功效的問題,6月27日緊急增加人工作業力量,實施人工攔藻、撈藻或衝藻作業,盡可能避免淺灘區域藍藻水華堆積。調集投入工程船舶8艘、作業工人40人、衝藻小型水泵30&開展人工作業和應急處置。
下一步,滇管局將在滇池重點水域,每日開展持續藍藻跟蹤監測,實時監控水溫、pH值、湖流、風力風向等指標,每週開展滇池藻類群落結構變化的監測工作。
同時,加大滇池藍藻水華的日常清除、打撈力度,提升機動處置能力,發現藍藻水華及時開展應急處置,力求做到重點水域零散水華的“日聚日清”,同時保障藻泥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置。
另外,強化控源減排,加強入湖河道汛期溢流防控,持續實施滇池面山洪水攔蓄、強化城區雨污合流系統改造、排水管網配套、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和城區雨水剝離,加強溢流點防控,減少雨季溢流污染,切實削減入湖污染負荷,有效抑制藍藻生長所需的養分。(記者 趙崗)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