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2/19 16:03:27
來源:昆明市五華區委社會工作部

昆明市五華區:凝“新”聚合力  暖“新”共前行 建設“騎手友好社區”

字體:

  2024年以來,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以“騎手友好社區”試點建設為契機,積極探索新經濟組織、新就業群體中的黨建有效途徑,努力為“奔跑的心”找到“幸福的家”,切實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聚焦“機制友好” 着力破解“協調難”

  五華區強化區級統籌協調,健全區委“兩新”工委工作規則,明確19家區級成員單位工作職責,並制定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任務清單和負面清單,建立分級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定期研究協調解決“騎手友好社區”建設試點工作中的難點問題。

  同時,五華區壓緊壓實街道推動“騎手友好社區”建設責任,建立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物業公司、外賣&&站點、業委會(物委會)、騎手代表等共同參與的議事協調機制,切實解決騎手“心頭事”。在五華區大觀街道,當地以協調會方式,主動對接美團&&雲南總部,推動雲南首個美團工會驛站在五華區富春街落地。

  聚焦“設施友好” 着力破解“配送難”

  五華區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組織區級職能部門10人下沉轄區盒馬、美團、順豐快遞站點開展“沉浸式”職業體驗,感受騎手配送場景中存在的“車難停”“門難進”“物難送”等問題,先後收集意見建議60余條;注重發揮行業主管單位職能職責,積極協調物業公司、騎手&&站點等單位,為騎手順利取送餐配備便捷設施,協調相關單位劃定騎手專用泊車區停車位3000余個、配套充電樁1000余個,同時,圍繞配送“門難進”問題,協調物業辦理小區門禁卡800余個。

五華區組織機關幹部開展“沉浸式”體驗調研活動(資料圖)。

  聚焦“信息友好”,着力破解“線路難”

  五華區強化試點推進,堅持示範引領,立足轄區實際,將紅雲街道銀河社區、華山街道文林社區推薦為雲南省首批“騎手友好社區”建設試點社區,區委社會工作部班子成員先後赴現場調研17次,有效幫助協調解決問題30余個,為全區“騎手友好社區”建設打好“樣板”。

五華區華山街道文林社區騎手地圖(資料圖)。

  同時,五華區積極協調各社區、物業等單位提供騎手送餐線路的基礎信息,繪製“騎手友好地圖”,規範註明小區樓棟分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停車位、充電樁、公共衞生間等具體位置,將路線圖擺放在社區(小區)&&口顯眼處,讓騎手、快遞員一目了然。紅雲街道銀河社區在和諧商圈及7個小區&&口等明顯區域張貼30余張樓棟示意圖、騎手友好地圖,幫助騎手準確辨明方向、快速找準位置,有效提高騎手配送效率。

五華區紅雲街道銀河社區為騎手配備小區地圖(資料圖)。

  聚焦“保障友好”,着力破解“處境難”

  五華區深化“1+10+N”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建設,整合全區各類黨群服務陣地221個,引導轄區樓宇商圈、愛心商戶開放免費共享空間280個,為騎手提供“冬天能禦寒、夏天能避暑、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手機能充電、飯菜能加熱”的基礎保障;堅持以活動為紐帶,積極營造“五華愛我·我愛五華”的良好氛圍,圍繞新就業群體勞動者權益保障、子女課後照護等多元化需求,統籌工會、婦聯、共青團等多方&&資源,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更多柔性服務。

“紅潤五華·新新向融——我眼中的五華”主題活動(資料圖)。

  聚焦“治理友好”,着力破解“融入難”

  五華區抓實新就業群體流動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用心用情解決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問題,在全區設置39個流動黨員報到點,引導168名新就業群體流動黨員到就近社區報到,推動新就業群體黨員“流而有為”;建立基層治理信息員工作機制,發揮騎手走街串巷、上樓入戶的優勢,在走街串巷中及時發現並上報轄區內各類風險隱患,落實積分兌換激勵機制,有效推動騎手從“關愛對象”向基層治理“有生力量”轉變。

五華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五華區總工會為新業態新就業勞動者舉辦入會儀式(資料圖)。

  在五華區龍翔街道西站社區,當地創新探索開展“友好街區觀察員”模式,選聘40余名快遞員、外賣配送員兼任7個社區網格員,通過“隨手拍”和網格微信群等,向社區反饋小區環境、居民求助、飛線充電、停車管理等問題100余條。(完)

【糾錯】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