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2/18 19:06:22
來源:龍陵縣融媒體中心

雲南龍陵:紫皮石斛林下近野生栽培和推廣取得階段性成效

字體:

  近日,正值石斛采收季,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石斛産業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龍陵縣鎮安鎮邦邁村紫皮石斛林下近野生栽培技術示範與推廣基地,從科學采收等方面對斛農進行指導。

林下近野生栽培的紫皮石斛(12月12日 攝)。徐靜 攝

  “像這種長度大於15厘米以上的‘白條’,營養物質充分積累,葉片自然脫落殆盡就可以采收。從莖基帶肉質部分1到2個節以上部位剪下,按莖粗長度進行分級扎把就可以了。”龍陵縣石斛産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嚴麗叮囑斛農。

斛農正在采收林下石斛(12月12日 攝)。陳彩芬 攝

  龍陵縣山多、樹多、雨多,為42種石斛生長提供了“天然居室”,其中分佈最廣、價值最高、品質最好的是紫皮石斛。2014年至2021年,龍陵縣初步研究了林下栽培體系,為紫皮石斛林下種植體系研究奠定了基礎。2022年,通過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資金項目——“紫皮石斛資源保育與創新利用”成功落地龍陵。

  龍陵縣石斛産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李能波介紹,項目落地龍陵後,在龍陵縣碧寨鄉天寧村、鎮安鎮邦邁村建成林下種植示範基地220畝,成活率達90%,3年紫皮石斛鮮條産量達到2.5噸。這對開展紫皮石斛資源保育、良種選育等都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也促使石斛林下種植得到大面積推廣。

從樹林裏采收的石斛(12月12日 攝)。徐靜 攝

  此外,為幫助農戶搞好種植,龍陵縣還組織開展紫皮石斛林下近野生栽培技術培訓6期,編印技術手冊1萬冊發放給種植戶,主要從林地選擇、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科學采收等方面作指導。在項目的帶動下,龍陵縣研發出了“紫玉”“翠玉”石斛品種,目前在實驗室里長勢良好,等條件成熟穩定後逐步推廣。(完)(徐靜 陳彩芬)

【糾錯】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