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12月13日電 12月13日,騰衝市社會各界人士懷着沉痛而崇敬的心情,齊聚滇西抗戰紀念館警鐘廣場,舉行2024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 振興中華”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這片承載着厚重抗戰記憶的土地上,各界人士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以及為抗戰勝利獻出生命的英烈,汲取奮進力量。
騰衝市在滇西抗戰紀念館開展2024年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 振興中華”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鄒燮錦 攝
當莊嚴的國歌響起,全場人員莊嚴肅立,目光堅毅。國歌聲響徹廣場上空,激昂旋律飽含着對祖國的熱愛與敬意,也拉開了公祭活動的序幕。隨後,全場人員低頭默哀。默哀畢,身着校服的學生們神情肅穆,步伐莊重,緩緩上前敬獻鮮花,朵朵菊花鋪陳於警鐘之前,告慰英靈,寄託着年輕一代對先輩最深切的追思。緊接着,全體人員依次上前,敬獻鮮花,鞠躬致敬,許多人輕觸墻面,眼中噙淚。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珠寶學院學生王尊説:“紀念館那一串串數字、一幅幅畫面,時刻提醒着我們落後就要挨打,歷史絕不能重演!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機遇與美好的時代,這些安穩和幸福是無數先烈用熱血奠基的。我們一定要努力汲取知識,畢業後積極投身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活動期間,當地學生手持菊花默哀。官智欽 攝
活動期間,由騰衝一中學生代表集體誦讀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銘文》激昂響起,年輕一代用他們鏗鏘有力的聲音回溯了那段血與火的征程,一字一句都彰顯着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騰衝市第一中學學生王梓楊説:“戰爭是殘酷無情的,它給人類帶來的傷痛是無法估量的。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珍惜和平。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應以史為鑒,努力學習,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持續奮鬥。”
此外活動中,詩歌朗誦《山河以祭》及情景式課堂《最後一課》,聲情並茂地為大家講述抗戰期間那段波瀾壯闊又慘烈悲壯的歷史,讓現場民眾深刻體會到先輩們浴血奮戰、不屈抗爭的偉大精神。
騰衝各界人士參加2024年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 振興中華”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官智欽 攝
騰衝市市民胡英滿懷深情地説:“當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們的土地上燒殺搶掠,樁樁件件都是血債。我們不能忘,也不敢忘,如今的好日子是無數英烈拿命換來的,這好日子來之不易,要緊緊攥在手裏!”
騰衝,這座英雄之城,曾在滇西抗戰裏飽經戰火洗禮。如今,借國家公祭日活動契機,這場活動化為一堂生動且深刻的全民思政課。滇西抗戰紀念館工作人員殷義菊説,作為基層工作者,我們更應該懂得銘記歷史的重要性。和平不是從天而降,得時刻警醒着。當下大家的生活水平節節高,這是咱們國家富強帶來的實惠。我們基層幹部就是這些幸福的見證者、守護者。往後,我們的工作得更上心。
當活動漸入尾聲,人群有序散去,但廣場上的警鐘餘音仍久久回蕩在騰衝上空。騰衝社會各界將帶着從歷史中汲取的力量奔赴各自崗位,以實際行動踐行“振興中華”誓言,守護先輩用生命換來的和平,續寫騰衝新時代奮進篇章。(完)(官智欽、李發辛、鄒燮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