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1/13 21:02:24
來源:東川區融媒體中心

昆明東川紅土橙迎來又一年成熟季

字體:

  當下,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拖布卡鎮新店房村紅土地上的3200畝紅土橙陸續成熟,金黃色的果實挂滿枝頭。

成熟的紅土橙(資料圖)。

  近年來,為助力東川區新店房村農林産業的持續發展,東川區整合多方資源,包括中型灌區項目、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以及小流域治理等,有效解決2289畝退耕還林紅土橙基地的灌溉用水難題。同時,進一步加強對退耕地塊的精細化管理,創新採用紅土橙“網格化”管理模式,通過精準監測光照強度、土壤肥沃度等關鍵指標,科學區分並管理果品類別,從而確保挂果的品質。

紅土橙種植地航拍圖(資料圖)。

  打造強村發展新路徑

  東川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走出去”考察學習先進地區的産業發展新模式,拓寬視野,汲取經驗,將“請進來”的先進理念與本地實際情況緊密結合,通過先試種再推廣的策略,因地制宜精準定位優勢産業和發展方向,走出一條符合東川區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當前,東川區新店房村與分散村聯動,依託退耕還林等項目帶動相鄰村種植紅土橙等經濟林果連片種植5000余畝。2018年以來,新店房村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575萬元,實施光伏提水、道路改造等配套基礎設施11個,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3000余萬元,構建多元投資格局,帶動紅土橙等産業加速發展。同時,新店房村成立專業公司和合作社,探索“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發展模式,農戶通過土地、資金、技術等資源入股合作社和企業,共同參與規模經營。這一舉措不僅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還極大地激發農戶們的積極性。

  隨着這一模式的深入推進,新店房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實現了質的飛躍。從昔日的“空殼村”,到如今集體收入100萬的“強村”,新店房村的成功轉型不僅為村民們帶來穩定的分紅和務工薪酬,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黃色的紅土橙挂滿枝頭(資料圖)。

  轉型果農開啟農業新篇章

  東川區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全面構建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自2018年以來,東川區已成功培育、扶持並發展了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同時促成3家農業龍頭企業與這3家農村合作社建立了利益聯結關係,有效綁定並帶動110余戶脫貧家庭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同時,東川區通過“三變改革”,盤活農村閒置資源,流轉、整合土地1000余畝,盤活閒置土地400余畝,輻射帶動群眾種植紅土橙1000余畝,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8年的6900元增長至2024年的19776元。同時,探索“企業用工+技能培訓+吸納就業”模式,讓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實現增收。

紅土橙豐收(資料圖)。

  此外,東川區通過共享“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圍繞昆明北部自然野趣路線,借勢“趣玩東川”文旅品牌,依託“紅土優採”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通過電商直播、“832&&”拓寬銷售途徑,實現消費幫扶30余萬元,脫貧人口戶均增收1500元。線下,東川區採取統一標準、統一種苗、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品牌的模式,千畝橙園項目在2024年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000人次,紅土橙銷售額達700余萬元,標誌着新店房村生態環境的“含綠量”正持續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含金量”。歷經十年的精心培育與成長,“橙”長之路不僅見證了東川區綠色發展的實踐,更譜寫了東川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完)

【糾錯】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