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1/07 20:09:32
來源:新華網

“印象昭通”看振興︱雲南綏江:半邊紅李“紅”透鄉村半邊天

字體:

  近日,雲南省昭通市綏江縣新灘鎮鰱魚村內,當地村民正緊鑼密鼓地施工,計劃將村內一處道路擴建成為廣場,為明年的“李白花開節”做準備。在鰱魚村,半邊紅李是支柱産業,戶均投産9.8畝,今年産值可達3250萬元。為了打響半邊紅李的品牌知名度,當地不斷舉辦活動開拓營銷渠道,“李白花開節”就是其中之一。

村民正在施工(115日攝)。新華網 楊楨宇 攝

  在綏江縣,李子産業2023年實現産值4.8億元,李子産業種植面積10萬餘畝,覆蓋5個鎮,種植農戶1.3萬餘戶,受益人口5.8萬餘人。今年,綏江縣李子産業的産值有望達到6億元。

  強化品牌 促農旅融合

  據了解,綏江縣栽培李子已有70多年的歷史,經過反復選育,當地李子形成了一半紫紅、一半翠綠的特點,故名“半邊紅”。2008年,綏江半邊紅李通過無公害食品認證,並註冊“綏江半邊紅”商標;2019年,半邊紅李子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認證。

“李白花開節”(資料圖)。新華網發(綏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每年3月,綏江縣山間李花綻放,漫山如雪。依託於此,綏江縣近年來深入推進“一村一品”工程,在鰱魚村舉辦“李白花開節”、端午民宿晚會、歡樂採摘季等活動,吸引企業與游人,助力群眾增收。

  713日,雲南·綏江2024年半邊紅李採摘季在新灘鎮天寶社區開幕,開展了“李”王評選、親子採摘、吃“李”競賽、直播帶貨等活動。活動中,一顆重98.4克的李子當選為今年的“李王”,不僅獲得了證書和獎金,還以2888元的競價被現場拍賣。

位於鰱魚村的綏江半邊紅李高標準示範園(資料圖)。新華網發(綏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服務保障 助銷路暢通

  每逢採摘季,農戶忙着銷售,相關部門則忙着做好各項服務。

  “現在半邊紅李知名度高,慕名而來的人也多。”據介紹,背靠大山、面向金沙江的鰱魚村,僅有一條雙車道作為進出村子的唯一通道,每年的採摘季總被堵得水泄不通。每逢此時,當地鎮村幹部就要輪流值班,負責疏導交通,維持秩序。

  此外,綏江縣深入實施“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匯聚科技力量,組建雲南省綏江縣水果産業科技特派團,針對李子産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開展“一團一業”服務。

綏江半邊紅李(資料圖)。新華網發(綏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電商助力 “半邊紅”也要當“網紅”

  7月,青年電商王小龍把直播間搬到了果園。

  作為綏江縣壹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綏江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王小龍通過“黨支部+公司+村集體公司+果農”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半邊紅李産業,通過抖音直播帶貨、線下代發,熱銷期每天可出1萬單,每天可吸納當地村民50人務工,每人每天可以掙到150元至200元的工資。

  綏江縣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線上利用電商&&將半邊紅李賣到全國各地;線下通過農産品展銷對接、舉辦鄉村採摘節等方式拓寬銷售渠道。

  在線下,大部分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綏江縣兄弟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許興武,種植李子已有10餘年經驗。2017年,綏江縣兄弟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對種植、管理、銷售等進行統一規範管理。村民們以股本金和土地入股等方式主動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社員近800余戶,管理面積達8000余畝。合作社成立後,許興武堅持每年邀請農技專家進行現場培訓,建立了春天水肥管護、夏天採摘銷售、秋冬修剪施肥的運作機制。

許興武在採摘李子(資料圖)。新華網發(綏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依託合作社,鰱魚村採取“黨支部+村集體公司+農戶”的機制,覆蓋農戶246戶。2024年,鰱魚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按照協議,返還股本金和兌現分紅27萬餘元。

  許興武&&,下一步,合作社將繼續加大技術培訓力度,不斷推廣種植管理新技術,提升李子品質,讓社員在合作社的帶領下,取得更好的收益。(完)(楊楨宇 范芳鈺)

【糾錯】 【責任編輯:徐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