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大山鄉廣袤的土地上,一排排整齊的豌豆從煙地裏“破土而出”。
豌豆破土而出(10月10日攝)。陳玉昌 攝
近年來,大山鄉人民政府和永德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協同探索的“煙+糧”輪作模式正逐步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新引擎,利用煙地套種豌豆、紅薯等農作物,不僅有效緩解了土壤退化和病蟲害問題,還極大地提升了土地的産出效益和農作物的産量與品質,産業融合發展有效拓寬了煙區群眾的增收渠道,既鼓足了群眾的“錢袋子”,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今年我種植煙葉20畝,煙葉采收結束後又在煙壟上種植豌豆,不僅不需要施肥,而且省工省力,以前我還發愁清理煙桿的事,現在煙桿可以作為豆子的爬架,真是一舉兩得。目前,煙後豌豆長勢喜人,預計可增收3000元。”大山鄉忙兌村煙農邢正山説道。
豌豆長勢喜人(10月30日攝)。陳玉昌 攝
永德縣大山鄉光熱條件好、雨量適中、土地肥沃、有機質含量較高,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為探索“煙+N”發展模式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展望未來,大山鄉人民政府和永德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積極融入“三農”發展大局,持續以耕地為載體,以産業為抓手,以融合為路徑,通過引入更多的農作物和養殖業,形成多元化的農業産業鏈,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推動以煙為主的多元化産業一體化發展,助力鄉村美、農民富,同心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完)(陳玉昌)
【糾錯】
【責任編輯:徐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