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不斷探索實踐“將組織陣地建設好,讓群眾自我管理好,把各族群眾服務好”的“三好”建設,讓群眾共奔“樣樣好”的美好生活。
將組織陣地建設“好” 走好群眾增收“致富路”
永勝縣永北鎮梨園社區是易地搬遷進城集中安置小區,共安置從8個鄉鎮搬遷的2053名群眾。為了實現集中安置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的目標,永勝縣成立了梨園社區黨總支,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針對性舉辦各類培訓,助力搬遷群眾提升勞動技能水平。

永勝縣永北鎮梨園社區(資料圖)。
為解決群眾就地就業難題,梨園社區黨總支採取因地制宜“招小商”形式,吸引勞動密集型電子加工廠搬進居民小區,制定彈性工作時間制度,以計件方式發放工資,讓搬遷群眾實現“樓上居住、樓下工作”。此外,梨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對一”開展“培訓+就業”幫扶,建立愛心食堂、創辦“四點半”課堂,實現群眾就業、看娃、養家“三不誤”,為2000余名搬遷群眾托起“家門口”增收夢。
讓群眾自我管理“好” 建起共治共享“新格局”
近年來,永勝縣程海鎮鳳羽村圍繞鄉村振興“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永勝縣程海鎮鳳羽村美景(資料圖)。
鳳羽村堅持讓基層事務“還治於民”,讓基層群眾參與社會管理,實現“自己管自己”。在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建設推進過程中,鳳羽村黨員幹部帶頭騰退土地、清理亂石,翻新墻面、整頓路面,自發打造景觀花&,並利用房前屋後的土地發展庭院經濟,讓10余畝空閒地變成“風景線”。
在推動村民自治方面,鳳羽村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設立“黨員示範崗”6個,劃分“黨員責任區”10個。
此外,鳳羽村通過走訪調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等方式,探索建立了“巷長制”,每10戶推選一名“巷長”,對轄區內的環境衞生監督、鄉風文明建設等包片包乾。如今,鳳羽村基本形成了有事找“巷長”,“巷長”帶領大家幹的新風尚,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逐漸形成。
把各族群眾服務“好” 織起民族團結“錦繡圖”
聚焦眾多惠農強農政策和農村治理措施,永勝縣政務服務管理局着力以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引領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永勝政務服務品牌,為各族群眾提供暖心高效的服務。

永勝縣政務服務管理局服務大廳(資料圖)。
永勝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通過提升政務大廳、網上大廳、政策服務的便利度,完善窗口黨組織建設,設立黨員先鋒服務崗,提升服務質效,積極回應群眾和市場主體關切,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成功落地,實現辦事“一窗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統一出件”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今年7月,永勝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開設“高效辦成一件事”綜合服務窗口和分領域專窗,陸續推動16個主題事項進行接件辦理。截至目前,成功辦結事項1080項,依託政務服務&&完善縣級政務服務實施清單事項1322項,網上可辦率達100%,全程網辦率達98.36%,平均辦結時限壓縮89.44%。
如今,永勝縣依託“火塘夜話”“院壩協商”等方式化解矛盾糾紛,151個村(社區)將自治章程從“墻上”落到“地上”守在“心上”,形成了“德古”調解、“雙語”普法等一大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有效經驗,城鎮化率由2013年的22.35%提升至2023年的36.2%,6萬群眾共建共享“健康美麗文明智慧幸福”縣城。(完)(王藝穎 楊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