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5/17 09:20:59
來源:新華網

聚焦高質量發展|追“新”逐“綠” 邊疆礦企跑出轉型升級“加速度”

字體: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礦産資源豐富,素有“世界銦都”之美譽,雲南華聯鋅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聯鋅銦”)便坐落於此。

  為推動礦産資源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發展優勢,近年來,華聯鋅銦因地制宜,持續創新推進設備大型化和信息化變革,不斷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科技創新結出碩果,數字化轉型取得新進展,各類裝備通過科技賦能持續迭代,新的應用場景不斷涌現,人才與産業在“雙向奔赴”中共同成長,傳統礦業企業加速向“新”向“綠”高質量發展,創新活力迸發,發展勢能澎湃。

  數智增“效”創新提“質”

  走進華聯鋅銦,礦山綠樹成蔭,車間自動化生産線有序運轉。近年來,華聯鋅銦持續將信息技術廣泛運用於設備、能源、地質、採礦、生産調度等各生産管理模塊,“數字化智慧礦山”建設呈現多點開花的新局面。

華聯鋅銦露天礦山調度指揮中心(資料圖)。新華網發(華聯鋅銦 供圖)

  “無人駕駛礦用卡車能自動避障、自動調速、自動巡航,整個過程不受天氣的影響,能夠實現24小時全程作業;卡車智能調度系統能夠自動採集設備生産數據,智能分配車輛,提高設備使用率和生産效率。”華聯鋅銦生産技術中心副主任工程師韋會福介紹着華聯鋅銦近年來不斷推進的“數字化智慧礦山”建設成果。

  韋會福説,作為華聯鋅銦“數字化智慧礦山”建設的重要模塊,華聯鋅銦採礦車間露天礦山調度指揮中心的智能調度管理系統,通過運用5G網絡及GPS定位傳輸技術,不僅構建起工作人員與生産資料的信息交互&&,實現了對礦山生産和設備的可視化管理,還降低了採礦車間運輸設備、鏟裝設備的延誤率,大幅提高了工作時間利用系數和工作效率。

華聯鋅銦金竹山資源再生車間螺旋溜槽選別廠房內,工作人員正在檢查設備運行情況(3月6日攝)。新華網發(劉起 攝)

  與採礦車間遙遙相望,華聯鋅銦金竹山資源再生車間猶如一顆藍色寶石“鑲嵌”在礦山的另一側。如果説採礦車間的智能調度管理系統為採礦環節增了“效”,那麼華聯鋅銦金竹山資源再生車間的創新選別工藝則是為礦山生産提了“質”。

  華聯鋅銦金竹山資源再生車間黨支部書記張發貴介紹,華聯鋅銦銅街——曼家寨礦段境內共有邊界品位之外的含礦廢石約4000萬噸,這些廢石經過華聯鋅銦率先在國內運用的“光電+跳汰+螺旋溜槽”組合選別工藝,可富集成含鋅1.8%,錫、銅0.3%的礦石,其經濟規模相當於一個大型多金屬礦山。

華聯鋅銦新田選礦車間一景(3月6日攝)。新華網發(劉起 攝)

  華聯鋅銦智慧化設備的研發使用和工藝創新在華聯鋅銦新田選礦車間也有着直觀的體現。近年來,該車間結合生産實際,通過流程優化、設備升級、藥劑創新等舉措全流程、全方位、多角度促進車間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磨礦和浮選智能專家系統,讓員工可以在電腦前完成磨礦、浮選生産的操作,人員更加安全;新型高效的脫硫捕收劑、新型過濾清洗劑,成功替代了危化品濃硝酸和濃硫酸,杜絕了硫化氫中毒事故和濃酸傷人事故。”華聯鋅銦新田選礦車間主任韓彬介紹,新田選礦車間不斷進行科技創新、發展智能選礦工藝,讓車間的物本安全、人本安全得到了質的提升。

  向綠色和創新要發展,打造高質量産業生態

  綠色是礦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建設綠色礦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礦業轉型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如何在經濟發展中保護好生態環境,持續推進礦區地質環境修復治理,是華聯鋅銦要做好的一道“必答題”。

華聯鋅銦採場全景(資料圖)。新華網發(華聯鋅銦 供圖)

  近年來,華聯鋅銦既在礦山復墾綠化、灑水降塵等方面做實看得見的“表綠”,又通過設備設施升級、生産技術革新做強看不見的“深綠”,礦區變得天藍、水清、地綠,員工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礦山復墾復綠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既要面對礦山岩石裸露,土層稀少的問題,還要應對邊坡蓄水能力弱,植被不易存活的問題。”華聯鋅銦安全環保部副主任工程師簡文榮介紹,“邊開發、邊修復、邊復墾”是貫穿華聯鋅銦礦山發展的基本工作原則。2008年以來,華聯鋅銦開始大規模、系統化地推動礦山環境治理修復工作,2023年華聯鋅銦礦區復墾復綠面積達289.93畝,截至2024年2月底,已累計復墾復綠約2377畝,投入復墾復綠資金2600余萬元。

  有了生態“面子”,還要有生態“裏子”。“打造綠色礦山,探索新能源運用,以科技踐行生態文明建設,是落實國家節能減排和綠色能源政策的具體實踐。”華聯鋅銦設備信息中心主任馮永豪介紹,2019年,華聯鋅銦開始進行剛性礦用自卸車“油改電”項目研發,2020年6月,國內首&50噸級純電動剛性礦用自卸車改造成功並投入使用,使華聯鋅銦成為國內首家實施剛性礦用自卸車純電改造並規模化應用的單位,純電動剛性礦用自卸車不僅解決了汽車尾氣排放及噪聲污染等問題,還具備經濟適用性高、節能環保的優勢。

一輛滿載物料的純電動剛性礦用自卸車,在華聯鋅銦礦山運輸道路上行駛(3月6日攝)。新華網發(劉起 攝)

  截至目前,華聯鋅銦在運用的純電剛性礦用自卸車已有21&,今年6月份以後將提升至28&(其中3&試用不計運輸成本及碳排放量),預計每年可為公司節省約2000萬元的運輸成本,每年可減少汽車尾氣(CO₂)排放量20250噸。

  另一方面,針對礦山揚塵多、範圍大的特點,華聯鋅銦在運用常規灑水降塵方法的基礎上,積極研究開發露天礦山粉塵監測系統及智能規劃灑水降塵系統。馮永豪説:“從塵土飛揚、機器轟鳴到持續推進復墾復綠,充分利用新能源、新設備,華聯鋅銦礦山塵土飛揚的景象一去不復返,礦山乾淨美麗又清爽。”

  優化體制機制,以人才支撐激發創新源泉

  2023年以來,華聯鋅銦逐步構建起“決策科學、執行有力、監督有效、運轉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持續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華聯鋅銦質檢中心原子吸收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工作(3月5日攝)。新華網發(劉起 攝)

  華聯鋅銦通過系列機制改革舉措,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

  在人才管理工作中,華聯鋅銦始終堅持把人才作為企業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創造了靈活的崗位薪酬機制、多變的職業晉陞渠道,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搭建了&&,並先後創建了“蘭希雄勞模創新工作室”“雲嶺工匠王仁衝創新工作室”等工作室,為人才搭建施展才華的&&,讓各專業技術帶頭人的知識、技術、經驗、方法、技巧能依託工作室傳授給更多的職工。

  “一個人進步,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一起進步,形成合力,才能把工作做好。”這是雲南華聯鋅銦股份有限公司選礦副總工程師蘭希雄常説的話。除了自己加強學習充電,蘭希雄還帶動身邊的同事和所帶的專業技術團隊開展學習交流活動,並形成常態化和制度化。

  華聯鋅銦組織人力資源部主任楊文芳介紹,華聯鋅銦依託人才加快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了機械化、現代化生産,數字化、精細化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指揮。

華聯鋅銦新田選礦車間內正在運行的球磨機(3月6日攝)。新華網發(劉起 攝)

  在新技術的推進和政策的托舉下,華聯鋅銦一直為打造數字化礦山和智慧型礦山謀篇布局。2022年,華聯鋅銦工程項目管理系統、人力資源數字化項目完成開發並上線運行,倉儲管理&&、5G+工業大腦數據智能分析&&等信息化項目有序推進,智慧管理、智慧運營能力不斷提升。未來,華聯鋅銦還將不斷優化人才生態,構建企業人才工作新格局,進一步以人才的“強”,激發創新的“活”,托舉産業的“優”。(康靜 劉起)

【糾錯】 【責任編輯:劉馨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