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2/11 15:03:00
來源:雲南新聞網

雲南神曲“滇”峰對決!你心裏的第一名是……

字體:

七彩雲南我的家鄉,它的美景傳四方

抬頭無雲的藍天,只羨鴛鴦不羨仙

我們美味蕩人間,我們省號叫做“滇”

……

當押韻的歌詞配上動感十足的BGM

很多網友發現

原來雲南簡稱“滇”

不是沒有原因的!!

都説雲南人

會説話就會唱歌 會走路就會跳舞

在彩雲之南

26個民族用歌聲造夢寫詩

也用歌聲記錄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2024剛“開服”沒幾天

雲南人就又憑嗓門走上了“滇”峰

今天就用這些膾炙人口的雲南歌曲

讓你

質疑雲南人

理解雲南人

成為雲南人

⇩ ⇩ ⇩

火遍全網的哈尼民歌《哈尼寶貝》很上頭

開頭即高潮

全曲從頭到尾持續高能

激情歡樂的情緒

在有力鼓點的敲擊下

high翻天!

小編和小夥伴聽了

都想從椅子上跳起來搖擺 

聽完《哈尼寶貝》

興奮之情久久不能平復

一首由音樂人楊開聞創作的

《等你來相見》將你拉回彩雲間

旋律婉轉,詞風儒秀

雲南的天高雲淡、繁花似錦照進曲中

雲南之“滇”

約期已至,等你來相見

 

“崩布愣崩崩,比安崩,甘比崩……”

潑水舞曲《UP耿馬》魔幻洗腦

雲南中緬邊境小城耿馬涌動的民族活力

與別樣的民族風情展現在眼前

雲南人“騎大象、養孔雀”的場景

在此刻好像也栩栩如生了

 

“山對山來崖對崖”

踏上雲嶺大地

看看這裡自然放縱的阿哥阿妹

聽聽他們動人的歌聲

《彌渡山歌》就如同一條涓涓細流

帶你穿梭寧靜的山林

蕩漾於雲南金曲的長河

 

在社交網絡上

雲南人民的生活小事、對歌打趣

傳情達意,甚至是學記單詞

在熟悉的民歌曲調中張口就來

無論是悠揚,輕快

還是激情、高亢

雲南人都用歌聲&&

“既然要‘滇’,就要貫徹到底!”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雲南是民族文化大省

匯集了26個民族各具特色的

音樂文化傳統和藝術成果

孕育了“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音”的

雲南民族民歌文化

 

各民族在長期交往交融中

形成了頗具共性又特色鮮明的音樂類型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彝族海菜腔

傈僳族民歌、姚安壩子腔、彌渡民歌

洞經音樂、獨龍族民歌、劍川白曲等

先後被列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保護名錄

 

由中國新聞網、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中國新聞社雲南分社主辦的

“民歌大觀”雲南歌舞展演系列活動

由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昆明市人民政府主辦的

“雲南民歌大家唱”活動

更是受到越來越多的民眾認可、喜愛

⇩ ⇩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用主唱和幫腔的形式

將來自不同聲部的歌聲

像繽紛彩帶一樣交織在一起

讓人不禁跟着節奏手舞足蹈

曲目以《吾處阿茨》和《歐嘍蘭嘍》

最具代表性

彝族海菜腔

當你走進彝族的村莊

你便會聽到悠揚的歌聲回蕩在耳畔

那就是海菜腔的美妙旋律

彝族人民用他們獨特的歌唱方式

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歡樂和悲傷

都融入到了這些動人心魄的歌曲裏

傈僳族民歌 

由於有文字的歷史不長

傈僳族的重大歷史、民族文化、風土人情

甚至人們的生産生活技能、情感交流等

都靠傈僳族民歌口耳相傳

韻律嚴格是傈僳族民歌的一大特點

其種類可以用木刮、擺時和優葉

這“三大調”來囊括

木刮通常嚴肅隆重,內容哲理深厚

擺時悠揚婉轉、娓娓道來

優葉則飽含深情,係起了人們的情感鏈結

姚安壩子腔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姚安壩子裏

男女老幼之間對唱着動人的小調

壩子腔用高音

走上了雲南“滇”峰

傳承着苗族人民的記憶和情感

彌渡民歌

在大理彌渡的青山綠水間

白族人民用他們獨特的嗓音

將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情感和期盼都融入到了民歌中

彌渡民歌種類繁多

可細分為山歌、小調、舞蹈歌

和風俗歌幾種類型

形式多為男女對唱

代表作有《小河淌水》《彌渡山歌》《放羊調》等

小調又分為民間小調和花燈小調

以《繡荷包》《趕馬調》等為代表

洞經音樂

洞經音樂在雲南省境內流佈較廣

遍及麗江、大理、墨江、普洱、

元謀、昆明、保山等地區

除了在漢族中流傳外

還涉及納西、白、彝等民族

其中以流行於麗江的洞經音樂最為著名

 

洞經音樂源於古代中原道教的絲竹樂

歷史悠久

所用樂器分文、武,樂隊龐大

樂曲風格優美、樸實、典雅

主要以談演洞經

來為祭祀、慶典、祝壽、婚喪儀式服務

劍川白曲

在大理劍川

白族人民用他們淳樸而動人的歌聲

將生活的點滴、情感和文化

訴説得淋漓盡致

 

劍川白曲可分為短調和長歌兩大類

短調選材豐富

有情歌、勞動歌、時政歌、

禮俗歌、生活歌、寓意歌等

長歌多包含故事情節

通過刻畫細膩的人物性格、描述動人的故事內容

演奏富有情感的音樂來打動觀眾

獨龍族民歌

獨龍族民歌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

和飽含深情的歌詞

帶你徜徉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獨龍江畔

欣賞壯美的自然風光

能歌善舞的雲南人

將風光美景、文化特色、人文底蘊、百態故事

化作一個個治愈人心的音符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唱出對山水的

熱愛和眷戀

《蝴蝶泉邊》流淌着男女愛慕的

浪漫純真

《放馬山歌》描繪着

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滿是熱情好客的真摯情誼

……

當播放器切換到“雲南音樂”列表

才發現一首首曲目、一段段旋律

早已成為刻入雲南人DNA的經典記憶

 

《五朵金花》《阿詩瑪》《蘆笙戀歌》

《山間鈴響馬幫來》等影視劇作

根據雲南民歌改編創作的歌曲

以及《小河淌水》《阿佤人民唱新歌》等經典曲目

更是用自由、舒展、高昂

淳樸、神秘、奔放的旋律

表達了雲南人至真至善至美的感情

和生動鮮活的生活圖景

歲月如歌

一代代雲南音樂人懷揣着

對音樂的熱愛和不懈努力

探尋着、解讀着

雲南民歌通往世界舞&的密碼

他們將雲南民族音樂帶上了世界舞&

讓全球各地的人們

感受這份源自雲南大地的音樂之美

【糾錯】 【責任編輯:劉馨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