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1/17 16:10:55
來源:景谷縣融媒體中心

景谷縣:思變求進 履踐致遠 跑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字體:

  回望2023年,精彩無限;展望2024年,希望無窮。1月9日起,普洱發布推出《縣區部門看亮點》專欄,搭建一個曬成績、比亮點、鼓幹勁、謀發展的大展&,推動縣區之間、部門之間相互看、相互比、相互學、相互促,在全市上下營造“爭先創優、比學趕超”的氛圍。

  2023年,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思變求進、破題攻堅,聚焦主題教育主線,全力以赴調結構、破瓶頸、夯基礎、惠民生、提效能,高質量發展活力足、動能涌、成色好。

  

  無量寶地 千景之谷

  調優産業結構 點燃縣域爭先發展引擎

  突出産業主陣地,用好項目主抓手,進一步壯大特色産業、調優産業結構,引領賦能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建&&做精現代農業。以創建永平國家農業産業強鎮暨現代農業産業園為牽引,建成蔬菜大棚576個、種植蔬菜1600余畝,有效帶動林下茯苓、糖料甘蔗、有機茶葉、優質烤煙、精品咖啡擴群增量,“景谷象牙芒果”獲地理標誌認證,“景谷大白茶”區域公共品牌正式發布,“秧塔大白茶”成為全市首個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的無性係茶樹新品種。

  

  國家級綠色工廠——雲南雲景林紙股份有限公司

  強鏈條做大綠色工業。50萬噸化學漿項目加快實施,與廣西洋浦南華集團達成新植5萬畝糖料甘蔗、鍾山糖廠搬遷擴建、永平糖廠技改擴建意向,有效推進8個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掛牌成立雲南景谷産業園區,多上果汁首款普洱茶輕飲亮相2023年第十五屆中國雲南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雲景林紙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首個松木絨毛漿産品有效填補了國內林漿紙一體化全産業鏈松木絨毛漿生産供應空白。

  興業態做活文旅融合。創新“民宿經濟”“周末經濟”新業態,創響“千景之谷、花朝水悅”“水火交融、共進繁榮”節慶品牌,動臥雙塔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芒果山酒店建設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白馬山國家3A級旅游景區創建成功,建成古生物化石展陳館暨古生物專家工作站,雲南茶馬古道普洱路段及附屬設施(景谷路段)成功申報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善用有解思維 聚力破解制約發展難題

  不斷強化“有解思維”,集中黨群智慧和力量全力破解制約發展的堵點難點痛點,有效構建起共建共融共治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有力匯智力促治理。創新“我村我治理”“黨員五帶頭”治理模式,高效破解水果甘蔗盲目種植、木材加工企業無序發展等制約發展的障礙,清理恢復違規用地1282.3畝,盤活土地139.12畝,399件歷年未結執行案件全部銷號,自治、法治、德治一體的基層治理格局有效構建。

  景谷秧塔大白茶

  全力清舊賬促發展。保持敢闖敢試的攻堅勁頭,拿出真招實招破解歷史遺留問題,用打通5條“斷頭路”、續建動臥旅游小鎮道路及旅游設施、收回199.68萬元保障房欠繳租金、騰退113套公租房、58個不動産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小區完成首次登記的實幹實績持續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強力優服務促營商。持續推動“項目主管”“服務專員”制度走深走實,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2.14億元,經營主體總量突破4萬戶,1戶企業獲評“雲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全年新簽産業投資協議27個,引進市外産業招商到位資金10億元。

  堅持強基固本 持續集聚經濟發展動能

  堅持強基礎、固根本、增後勁,加速積累經濟向好發展的有利因素,持續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全力協調保障景寧、振景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建成30戶以上自然村硬化路43.24公里;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供水保障項目穩步實施,豹子洞、景短箐水庫竣工驗收;改建5G基站213個,新建智慧停車位1200個,建成35千伏糯崗輸變電工程,基礎設施短板加速補齊。

  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以鞏固提升“創文”成果為抓手,改造老舊小區6個,建成“口袋公園”5個、新增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創新“揭短亮醜”做法,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衞生戶廁覆蓋率同比提高4.05%,生活垃圾治理設施覆蓋率達71.96%、污水治理率達43%。

  國家3A級旅游景區—白馬山火星部落

  生態環境質量好中向優。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全覆蓋,國控省控斷面、縣城水源地和農村“千噸萬人”水質達標率、“一住兩公”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均達100%,提升水、氣、聲、生物四大類60項監測能力,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森林覆蓋率和人工林面積均位居全市第一。

  強化熱點民生 持續厚積惠民發展底蘊

  堅持向改善民生聚焦發力,持續增進群眾福祉,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族群眾。

  鄉村振興有力有效。強化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精準落實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脫貧戶和“三類監測對象”與68家企業、273家合作社建立“雙綁”利益聯結機制,全縣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累計達5164.16萬元,同比增長8.5%;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1.67萬元、同比增長16%,其中生産經營性收入佔比42%。

  現代農産業——冬早蔬菜基地

  公共服務普惠共享。紮實做好社保、醫保等民生工作,實施6家養老機構提質改造,建成縣未成年人臨時監護照料中心,新增城鎮就業1471人,率先在全市完成鄉(鎮)高中集中到縣城辦學目標、填補了鄉(鎮)衞生院胸痛病人救治空白,“國家衞生縣城”順利通過複審。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紮實開展“八五”普法,深入推進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創新建立政法聯席會議制度,實現涉“政穩恐邪命”等案事件“零發生”,刑事、治安案件和交通事故全面下降,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順利通過複審驗收,江河上下游防汛聯動機制做法在全省推廣。

  擦亮實幹底色 不斷凝聚推動發展合力

  持續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創新實施“黨建賦能、破題突圍、奮勇爭先”發展質效提升年行動,用新氣象新作為持續凝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堅持強固立身之本。深入踐行“三法三化”,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全面推行“五挂鉤一報告一通報”考核辦法,倒逼工作作風轉變、政務效率提升、政令有效落實。以實施書記領建項目為抓手,示範帶動制約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難點堵點轉化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亮點看點。

  舉辦“水火交融·共進繁榮”節慶活動

  專注激發擔當之能。樹牢“十種鮮明導向”,激勵各部門“爭當駿馬、不做蝸牛”,評選出高質量發展先進單位20個、先進個人80名,組織10個批次幹部到先進市縣(區)考察學習,發動55名改任職級幹部參與重點工作,廣大黨員幹部聚焦發展、奮勇爭先的精氣神愈發飽滿。

  有效凝聚奮鬥之力。縣委政府“點題”,人大、政協在産業發展、營商環境、項目建設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統戰、人武、雙擁、老幹部等工作卓有成效,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積極作為,全縣上下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的氛圍更加濃厚。

  接下來,景谷將繼續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韌性,以敢為人先的堅定決心,以勇立潮頭的奮鬥姿態,埋頭苦幹、真抓實幹,在新征程上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雲南篇章普洱實踐的景谷新局面!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