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西南邊陲,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邊境管理支隊普拉底邊境派出所民警奮戰在各自崗位上,守護着邊境一線各族群眾的安全。
“平安校園我護航”
“同學們,在外面遇到危險時怎麼辦?”“要撥打110,找警察。”1月10日清晨,普拉底邊境派出所副所長、普拉底鄉中心學校法治副校長李勇平走進教室,給學生上起了“一週一課”的普法課。李勇平結合其多年從警經歷,把真實案例以講故事的方式向學生講述,以此講解反欺凌、反暴力、反詐騙、防拐、防盜等知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派出所民警會定期到各個學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師生學法、知法、用法,讓他們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李勇平説。
在重點時段、重點區域,普拉底邊境派出所還通過設立護學崗、常態化開展巡查管控和安全檢查等形式,協助學校強化安全管理,防範安全隱患,打造平安校園。
民警到學校講法制課(資料圖)。普拉底邊境派出所 供圖
“鄉村振興我在崗”
在普拉底鄉其達村,社區民警兼其達村黨總支副書記陳冬江帶着網格員,走訪草果種植帶頭人余學明,了解今年的草果銷售情況。近年來,其達村草果産業發展較快,草果種植面積已達2.2萬餘畝,年收入達585萬元。
“現在,家家戶戶都種了草果,但還不能做到科學管護、精細化管理。”余學明和陳冬江決定利用網格員的力量,了解勞動力少、弱的家庭在草果管理和采收季節時面臨的困難,並組織民警(輔警)、護邊員、黨員、網格員和種植帶頭人對其開展幫扶活動。
在網格員怒艷娟家,陳冬江翻開厚厚的記事本,查看怒艷娟記錄的群眾訴求、意見。怒艷娟説:“推行網格化管理後,村黨支部、民警帶領我們開展小矛盾和小糾紛排查、調解,組織群眾開展各種鄰里互助活動和文體娛樂活動。現在村裏治安變好了,鄰里和睦,互幫互助的暖心事也變多了。”
民警入村走訪群眾(資料圖)。普拉底邊境派出所 供圖
“社會安穩我守護”
傍晚,民警劉雙龍組織網格員、護邊員前往補久娃村開展夜間巡邏。
“多虧你們及時幫我挽回了經濟損失,不然,我往後的日子就沒法過了。”看到劉雙龍一行人在巡邏,補久娃村害咱卡小組村民褚某邀請巡邏隊隊員到她家裏坐一坐。
2023年8月10日,褚某接到自稱是“公安局民警”的電話,説她涉嫌洗黑錢,需要向其提供的“安全賬戶”內轉錢以證清白,否則讓她坐牢。緊張之下,褚某向該賬號轉入4.29萬元。後來,褚某感覺不對勁,趕到普拉底邊境派出所報警。
接到報警後,劉雙龍和民警迅速立案調查並鎖定線索,將涉案賬戶錄入“國家反詐大數據&&”作出緊急止付指令,並同步與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公安局反詐中心取得&&,成功凍結涉案銀行賬戶,啟動資金返還流程,幫褚某找回了被騙資金。
民警和網格員開展夜間巡邏(資料圖)。普拉底邊境派出所 供圖
近年來,普拉底邊境派出所推行“大數據+網格化”社區(村寨)預防警務模式,聚焦轄區治安熱點,提高預防預警能力,發動各方力量排查轄區治安不穩定因素,確保治安熱點預防在前,控制在前。2023年,普拉底邊境派出所共發布各類預警提示1100余條,電信詐騙預警勸阻86人次,勸阻金額22萬餘元,“電詐”警情同比下降33%。(完)(益西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