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農信選派“金融特派員”挂聯鄉鎮(街道) 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網
雲南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1/04 19:26:24
來源:雲南網

昆明農信選派“金融特派員”挂聯鄉鎮(街道) 助力鄉村振興

字體:

  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幫助農戶和企業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路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滇池沿岸美麗鄉村建設提供“融智”服務;加大惠農扶持資金貸款、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

  去年6月,昆明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與昆明市委組織部、昆明市農業農村局創新機制和舉措,聚焦“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任務,實施“金融特派員”制度,陸續選派了161名“金融特派員”挂聯143個鄉鎮(街道)。銀行員工到一線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金融人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共同推動鄉村振興金融政策紅利落地見效。

  目前,昆明農信金融人才挂聯昆明市鄉鎮(街道)已實現全覆蓋。截至去年11月末,昆明農信農戶貸款餘額334.44億元,較年初凈增26.34億元,貸款農戶數20.55萬戶。

  發揮黨建共建引導員作用

  “黨建+金融”同頻共振鄉村振興

  為讓“金融特派員”這項創新舉措發揮出效益,發揮好黨建共建引導員作用,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去年6月以來,昆明市先後制定&&選派“金融特派員”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滇池沿岸重點鄉村改造提升“金融特派員”選派工作方案等。

  昆明農信選派的161名“金融特派員”都是政治過硬、具有豐富經驗的金融骨幹,平均年齡34歲。他們到一線走訪調研鎮情、村情、農情,對村集體收入、産業、民情進行深入了解,並通過黨建引領多元協同,及時提供金融解決方案。

  在東川區碧谷街道,“金融特派員”陽溢抓住“村三委”這一鄉村振興關鍵,利用村委開會、培訓等機會主動開展金融服務。向河裏灣、天生塘、綠茂、老村、箐口、青龍“村三委”人員授信330萬元,用於蔬菜、中草藥、大蒜以及水稻種植,讓“小貸款”發揮“大作用”。陽溢説,自己不僅是金融政策對接的聯絡員,更是黨建共建的引導員。

  2023年7月以來,東川區聯社選派5名“金融特派員”下沉鄉鎮(街道)及村(社區),以黨建為引領,以金融服務為紐帶,踐行為民服務宗旨,推進金融産品供給和鄉村發展需求無縫對接。

  晉寧區聯社把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結合信用體系提升工作,在雙河彝族鄉、夕陽彝族鄉舉行“民族團結貸”産品首發儀式,現場為10戶農戶代表授牌,後續還為當地202戶農戶提供資金支持1692.72萬元。

  實施“金融特派員”制度以來,全市農信社幹部職工走進農村社區、下沉田間地頭,更好地為百姓提供金融服務,已初步創建了具有昆明特色的“黨建+金融+鄉村振興”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發揮鄉村振興的“直通車”作用

  金融“活水”澆灌“三農”沃土

  2023年6月,嵩明博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永明想要打造大花蕙蘭苗和成品電商直播基地,以全新的營銷模式更好地銷售大花蕙蘭,但苦於手上沒有大筆資金來投入。

  “農信社楊橋支行的‘金融特派員’得知這一需求後,主動上門與我對接,為我辦理了一個專門針對大花蕙蘭種植的‘花卉易貸’産品,發放了200萬元貸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李永明説。

  “現在上的這個是浪漫粉色系大花蕙蘭,花名叫福星,寓意福氣滿滿、福星高照。”在公司的電商直播基地裏,主播正在給粉絲傾情推薦大花蕙蘭。

  有了資金的支持,李永明的電商直播基地得以建立,現在有主播3名,帶動附近50多戶村民就業,每天線上直播收益超10萬元,每年可以賣出該公司近70%的花卉。

  這是昆明農信“金融特派員”深入農村社區、工廠企業,對金融服務需求進行全面摸底調查,掌握農村金融需求第一手資料,通過點對點“直通車”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昆明市農業“10大名品”“三品一標”數量、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城鎮化率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均排名全省第一……但與全國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小散弱”的問題。

  如何破解這一困局?如今,昆明農信“金融特派員”下沉基層一線,將金融觸角進一步深入鄉村,立足當地實際,通過整合鄉村資源、創新産品與服務等,以金融産品創新和金融服務優化模式,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截至去年11月末,全市農村信用社新增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1.56萬戶,新增發放貸款金額7.52億元;各縣級行社結合鄉村振興“一縣一業”創新金融産品,積極支持地方特色産業發展,呈貢區聯社推出“鮮花貸”,年內發放貸款370筆,金額1.16億元;尋甸農商行推出“惠牛貸”,年內發放貸款2783筆,金額達3億多元。這些新增加的惠民金融貸款,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入廣袤農村,帶動了發展活力。

  發揮普惠金融的宣傳員作用

  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米”

  “金融特派員”在上門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金融服務的同時,將“銀行櫃&”搬到村委會、社區,積極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活動。

  在富民縣永定街道,“金融特派員”何武成是政企合作的聯絡員。他積極加強與街道、村社溝通對接,以“金融特派員”身份列席街道辦每週例會,及時掌握街道、村社重點工作及計劃,籌謀金融惠民之策,向街道辦提出了一系列鄉村振興惠民之策。

  去年7月以來,當地農信社已完成永定街道13個村委會8693戶村民預授信工作,向304戶村民發放貸款3805萬元,用實際行動打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最後一米”。

  在晉寧區上蒜鎮,“金融特派員”李玲艷走村入戶,上門為群眾提供便捷移動金融服務,積極宣傳金融知識。同時,宣講金融政策和産品,利用趕集日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徵信和非法集資宣傳。

  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大科技投入,技術賦能解決農村金融服務高成本等問題;深入開展政銀合作,形成金融服務合力……多管齊下、多方合力,“金融特派員”讓昆明農村金融服務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隨着昆明農信“金融特派員”工作機制的深入推進,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實現由“等客上門”到“主動服務”的轉變,激活了鄉村振興的金融活水,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記者 李向雄 黨曉培 張雁群 見習記者 李燕)

【糾錯】 【責任編輯:楊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