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 題:初心如磐,守護人民安全——“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代表暢談責任與擔當
新華社記者周圓、王聿昊
“應急管理人把守護安全當成一種自覺,當社會和公眾面臨危險的時候,我們是站在前排的戰士。”談及職業使命,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孫柏濤的話語堅定有力。
8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孫柏濤和其他4位“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代表暢談新時代應急管理人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一名結構專家,孫柏濤數十次奔赴國內外地震現場,指導救援人員在坍塌的建築裏開展救援。在防震減災道路上,他三十余載勤耕不輟,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科研項目20余項。
如今,“用所學為社會做一點貢獻”的樸素願望,激勵着孫柏濤堅守在防震減災研究的一線,“所付出的對社會有用,就感到自豪。”他説。
見面會現場,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昆明市支隊支隊長李孝忠帶來一幅撲救山火的漫畫,讓人們的思緒回到重慶森林火災撲救現場。
去年8月,重慶多地發生山火。李孝忠和300名消防指戰員星夜馳援、逆火而行,主動受領面積廣、撲救難度大、風險高的北碚火場。緊要關頭,他們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運用“以火攻火”戰法,成功阻擊約2公里的大火頭。
在撤離重慶當天,市民們夾道歡送,有坐著輪椅來的老人,有敬着軍禮久久不肯放下的退役老兵,還有人舉着標語“和你們並肩作戰是我們一生的榮耀”。“人民對我們的褒獎是我們的最高榮譽,它激勵我們繼續披荊斬棘、勇於前行,用實際行動回報黨和人民對我們的關心厚愛。”李孝忠的聲音有些許哽咽。
一幅漫畫,見證着無畏逆行;一枚標識,則承載着沉甸甸的信任。
作為中國救援隊的一員,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高米店站站長潘照虎向大家展示一枚白底藍邊的橢圓形標識,並解釋説:“它代表的是國際城市搜索和救援諮詢團。在國際救援領域,佩戴這個標識是隊伍能力的一種體現。有很多隊伍會通過這個標識找到我們,去完成一些救援難度比較高的任務。”
今年年初,潘照虎隨中國救援隊赴土耳其執行地震救援任務。他們不斷接到當地民眾的求救和國外救援隊伍的求援,連續24小時不間斷開展救援行動,接連營救出6名倖存者,展示了中國救援隊伍的專業水準,得到了當地政府民眾以及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潘照虎&&,他和隊友們會在以後的日子裏更加刻苦訓練,提升專業救援本領,努力在國際舞&上展示中國救援隊的能力以及我國的大國擔當。
“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是西藏那曲市安多縣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
在這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一半的地方,安多縣應急管理局局長旦巴群培用腳步丈量轄區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到自然保護區域,小到加油加氣點位、村裏小商店存在的安全生産隱患,他都瞭如指掌。
“預防和準備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了可以有效降低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減少損失和影響。”見面會現場,旦巴群培談得最多的是預防和準備工作,他&&要堅持關口前移、俯身下沉,在高原營造出“人人都説安全生産話、人人都做安全生産事”的良好氛圍。
警鈴一響、着裝登車。從事危化救援工作以來,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中原油田隊、普光隊隊長王慶銀幾乎時刻保持高度戰備狀態。
危險化學品事故一旦發生,破壞性較大。在王慶銀看來,危化就是“化危”。他帶領隊伍抓早、抓小、抓苗頭,對生産單位的員工開展培訓,進行預防性檢查、演習和演練,累計完成油田動火作業監護2.1萬次,連續17年無上報工業火災事故。
王慶銀錶示,將和戰友們忠實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苦練本領,為保衛國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再立新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