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貨車箱裏兩三噸牛糞的那一刻,益西和弟弟扎窮終於放鬆了。夕陽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回程路上,兄弟倆心中涌動的是一種難以言説的喜悅:終於為災區群眾幫上了點忙。
1月7日上午9時5分,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對於家住距離震中200多公里外的薩嘎縣夏如鄉的益西而言,一開始,他根本沒意識到這場災難的嚴重性,直到一位村民大聲喊道“定日、拉孜那邊房子全塌了!”
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才看到震中地區的噩耗——房屋坍塌、村民被困,救援隊正在一戶戶搜救。益西的心猛地一沉,緊張、不安也愈發強烈。
不久,縣裏發出緊急號召,各鄉村組織警察、醫生等前往震中支援,並鼓勵大家為災區捐助。益西和扎窮也立刻加入了鄉里搭建臨時安置點的隊伍。從那刻起,兄弟倆的心,始終牽掛在200多公里外的震中。

“雪山寒冷,海拔四千多米的冬天,必須提供取暖物資。”縣裏的負責人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燒牛糞是當地農牧民常用的取暖方式,具有煙少、保暖持久等優點,燃燒時還會散發出青草的清香。在西藏農牧區,就算是沒有牲畜的人家,到了冬天也會買上一些牛糞,在傳統的藏式火爐裏燒,整個房間一下就能溫暖起來。
在縣裏的呼籲下,大家開始收集起自家的牛糞、木材等取暖用品。益西和扎窮很快就收拾好了幾大袋牛糞和木材,準備捐贈給災區。

薩嘎縣一共捐贈牛糞、羊糞等燃料物資13147袋,總重量超過240噸。為了確保物資能及時送達,縣裏組織了物資運輸的報名工作。益西得知消息打電話過去,才得知,光是夏如鄉已有二三十個村民報了名。最終,鄉里選定了14位志願者,益西和扎窮兄弟倆被選中。
“村民們特別積極,每家每戶都拿了很多牛糞出來。”薩嘎縣夏如鄉鄉長張文濤説。
一袋牛糞有七八十斤重,堆在村裏的空地上,漸漸堆成了小山。兄弟倆和村民們彎腰扛起一袋又一袋,肩膀被壓得發酸。等一袋袋牛糞全裝上了貨車,天色也慢慢暗了下來。
9日上午8點,太陽還未升起,車隊就朝着拉孜縣出發了。拉孜縣是定日6.8級地震受災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全縣有1500多戶房屋倒塌。

兩百多公里、五個多小時的車程,一路上益西心急如焚。“我着急啊,想快點把物資送過去。”臨近拉孜縣時,看到許多來自各地的救援物資已經匯聚在這裡,益西的心才稍稍安定了一些。
到當日傍晚6點多,他們運輸的所有物資才卸完,益西和扎窮吃上了當天的第一頓飯。妻子為益西準備的糌粑和牦牛肉,他幾乎沒來得及吃幾口,就又帶了回去。
拉孜縣的村民曲珍領到牛糞後,滿是感激地説:“國家和政府一直在幫助我們,現在什麼物資都有了,真的很感謝。”
在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集中安置點,一排排潔白的活動板房有序排列着,窗戶邊伸出的煙囪中,炊煙悠悠升起。房屋一側,飲用水、食品等物資擺放得整整齊齊。不遠處,一袋袋牛糞、一捆捆木材也堆成了小山。
暖和的板房、燃燒的爐火,在高原寒冷的冬天裏,溫暖着災區群眾。(記者黃耀漫、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