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日喀則又是大豐收!-新華網
西藏頻道 > 正文
2023 09/14 17:22:07

今年,日喀則又是大豐收!

字體:

  正值秋收時節

  一片豐收景象

  被譽為“世界青稞之鄉”

  “西藏糧倉”的日喀則市

  目前正有序開展秋收工作

  9月11日,記者走進日喀則市江孜縣紫金鄉努堆村,金色的田野裏,成片的青稞已然熟透,青稞穗把秸稈壓彎了頭,穗粒顆顆飽滿,長勢甚是喜人,全年豐收已成定局。

  “今年,我們村種植了2800畝的青稞種子,因産量高,畝産至少可以達到800斤。如果售賣種子,一斤可以賣3.2元,預計能賺700余萬元……”

  豐收的喜悅洋溢在紫金鄉努堆村年楚永發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堅參的臉上,他自豪地説:“我們深知喜人的收穫離不開黨和國家對農民群眾惠農政策的扶持以及特殊的關懷。”

  日喀則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科負責人頓珠告訴記者,經過測量,預計今年全市糧食産量將會達到44萬噸以上,可以説今年又是大豐收。

  據了解

  今年

  全市播種農作物面積為139.67萬畝

  其中,糧食作物面積為99.02萬畝

  經濟作物面積為28.87萬畝

  飼草作物11.78萬畝

  糧食作物佔總播種面積的71%

  頓珠介紹,我市秋收工作開始已有一段時間,截至9月11日,日喀則市已收割農作物10萬畝,與往年的進度基本一致。

  

  在白朗縣嘎東鎮馬義村,金色的田野裏阿久們(意為大哥)開着聯合收割機、拖拉機、電動三輪車來回穿梭,收割、摘穗、運輸……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村民達瓦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他告訴記者,自家今年種植了“喜馬拉22號”,看這青稞的外表,顆粒飽滿、金燦燦的,長勢特別好。

  馬義村村委會副主任普琼説:“自從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以後,‘耕、種’過程為我們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實現了農業機械化,不僅變得更高效更實惠,也讓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

  今年我市農作物整體上呈現出了種得足、質量好、産量高、結構優的特點……

  近年來,日喀則市從切實解決農戶種植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入手,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開展技能培訓、蟲卵監測,發放種子、化肥、農藥、有機肥以及各項惠民補貼,以協調社會化收割、出售種子等方式,在堅持“硬”要求的基礎上,就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方面做足了文章。

  今年,我市共解決計劃指標內化肥中春播化肥分配共22283.95噸,常規農藥購置共174噸;發放商品有機肥2萬餘噸,保障了我市春耕春播順利進行。同時,及時兌現了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涉及資金達6600余萬元,種糧一次性補貼606萬元;農機購置補貼共兌現了2706萬元。

  另外,日喀則市緊抓數字機遇,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實現了基於衛星遙感能力,可以在手機app上查看地塊的作物長勢,對作物生長情況進行遠程診斷,可以結合田間攝像頭,對異常區域進行綜合分析;依託格點氣象數據,結合田間氣象站小範圍氣象,指導農事生産活動;通過土壤墑情儀監測地塊土層的溫濕度及有效儲水量和蓄水潛力,識別根係深度,指導農事灌溉,為全市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秋糧豐收提供了大力支撐。
【糾錯】 【責任編輯: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