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非遺服飾傳承發展,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阿里地區稅務局緊扣非遺服飾産業“小而散、特而精”的發展特點,以“上門輔導解難題、政策紅利減負擔、合規引導拓市場”三維發力,讓稅惠春風吹進非遺工坊,推動傳統服飾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圖為普蘭縣稅務幹部調研了解非遺傳統服飾。(受訪者供圖)
暖心政策,“森郭”服飾“輕裝行”
為將增值稅減免、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精準送達,國家稅務總局改則縣稅務局通過“線上推送+線下輔導”的“政策找人”模式,讓稅惠紅利成為非遺産業發展的“助推器”。
“之前我們對稅收優惠一知半解,申報操作也不熟練。現在線上收到稅務部門的政策‘大禮包’,線下有幹部上門核情況、申報,政策紅利直達快享,一點都不費心。”改則縣森郭産品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説。
據悉,2024年該公司依法享受稅費減免43萬元,這筆資金被投入原材料採購和工藝研發,不僅緩解了資金壓力,更讓這項自治區級非遺服飾——森郭服飾的製作工藝愈發精細。
合規引航,“底雅”服飾“出海去”
札達縣薩讓鄉的特色産品專業合作社裏,底雅婦女服飾如今正藉&合規經營的東風,一步步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從合作社起步到現在,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企業合規經營,才能走得遠、走得實。”合作社負責人赤列加措説,“誠信納稅,我們拿到了信用貸款,更新了設備,産品質量大幅提升,現在底雅服飾不僅賣向全區,還在往全國、全世界走。”
為助力底雅服飾等非遺産業築牢合規根基,國家稅務總局札達縣稅務局構建“數據監測+智能分析+稅收輔導+定期復診”服務機制,依託大數據分析企業發票開具、申報數據,精準識別稅收風險點;針對發票合規、政策適用等重點,開展定制化輔導;建立定期回訪機制,持續化解後續隱患。同時,借助“稅收宣傳月”“稅企座談會”等契機,結合典型案例普及合規知識,引導經營主體誠信納稅,為非遺服飾“揚帆出海”保駕護航。
未來,國家稅務總局阿里地區稅務局將持續優化稅費服務,把政策紅利轉化為非遺傳承的“真金白銀”,用“稅動力”護航阿里傳統服飾行穩致遠。(向思怡、喜熱桑姆、段輝鵬、扎西央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