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基層服務陣地建設的號召,切實滿足高海拔地區職工與沿途旅客的實際需求,在西藏自治區總工會和中鐵十二局工會的幫扶指導下,鐵路養護公司工會充分利用現有職工小家設備設施,打造的進藏北大門首個高海拔工會驛站(司機之家),日前在219國道旁的青藏鐵路養護項目唐古拉車間正式建成落地。
緊鄰219國道的唐古拉車間亮標“工會驛站”
海拔高?工會服務到5000+
唐古拉,藏語意為“高原上的山”,平均海拔超5000米,年均氣溫低於零下5℃,終年風雪肆虐,被譽為“風雪倉庫”,自然環境極其艱苦。在這片“生命禁區”中,青藏鐵路蜿蜒穿行,中鐵十二局鐵路養護公司唐古拉車間的職工們,肩負起“天路守路人”的重任,常年堅守於此,保障青藏鐵路的安全暢通。
為落實偏遠艱苦項目建家建線工作要求,確保工會服務延伸至項目“神經末梢”,經多次深入高原項目一線調研,最終選定在地處青藏公路沿線、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唐古拉車間,打造一座集休憩、健康、學習、文化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高原工會驛站,真正實現“職工在哪,工會服務就到哪”。同時,驛站還將服務拓展至過路旅客、貨車司機等重點人群,為高原“過路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與服務。
驛站小?多樣服務供您選擇
“上班回來,吸上氧氣,整個人都緩過來了。”一名剛從作業點歸來的職工邊説邊走進驛站的“高原綠色氧吧”。在這裡,除了搭建的彌散式供氧系統,還有醫療級高壓氧艙、車載便攜式制氧機和罐裝氧氣,職工可根據需要隨時補氧,多方位、全天候供氧保障,切實緩解職工高海拔工作帶來的身體負荷。此外,驛站配備有抗高原反應藥品、血壓儀、血氧儀等藥品器械,持續為職工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休“氧”生息
驛站提供的各類文化娛樂設施也深受職工歡迎,檯球桌、乒乓球桌、按摩椅、投影設備等一應俱全。工餘時間,除了打理氧吧的綠植,車間唯一的藏族女同胞拉巴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和工友們一起看電視,她説她很喜歡這種愜意的“慢”生活。當然,這裡有時候也會很忙,旁邊觀戰的人忙着指點下棋的人,圖書管理員小趙忙着趕緊讓新書上架,最忙的當屬氧吧裏面兩台按摩椅。車間也會通過定期組織文體活動,進一步豐富職工業餘文化生活,有效緩解身心壓力。
條件苦?暖心服務深入一線
“這裡水質達不到飲用標準,公司就從最近給水點定期給我們配送純凈水。”談起生活保障時車間負責人説。唐古拉車間處在“兩頭遠”的尷尬地理位置,保障職工健康飲食是重中之重。為解決這一現實問題,公司專門配備一輛恒溫運輸車,每隔2~3天從格爾木採購新鮮瓜果蔬菜,按需配送至沿線每個偏遠駐地。此外,驛站休息補給區微波爐、電磁爐等設備24小時可用,並通過進一步優化食堂菜譜,職工吃上熱飯熱菜的同時,膳食質量得以顯著提升,讓職工在極端環境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大“保”口福
“公司目前在維青藏養護項目,沿線部分駐地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條件艱苦,如何落實偏遠艱苦項目建家建線工作、進一步改善高海拔職工工作生活環境,一直是公司工會工作的重中之重。”談及驛站建設的初衷相關工作負責人&&。在驛站規劃、建設過程中,公司工會先後兩次前往以唐古拉車間為代表的高海拔偏遠駐地,開展現場慰問、調研座談、現場辦公等活動,着力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後期將積極對接屬地工會,通過共建共管,做好日常運營管理,建立服務質量反饋機制,力爭將該工會驛站打造成高海拔地區工會服務陣地的標杆。
工會驛站
巍巍唐古拉山,小小工會驛站,不僅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體現人文關懷的重要實踐,更是工會組織融入基層、服務職工的深度探索,是用責任與溫情為每一位“守路人”與“過路人”打造的“高原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