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首例雙胎早産兒視網膜病變(ROP)全流程診治成功實施-新華網
新華社簡介 新華網首頁中國政府網 公司官網 新聞熱線:0891-6282560 投稿郵箱:xhwxzpd@163.com
西藏頻道 > 正文
2024 12/10 18:12:45

西藏首例雙胎早産兒視網膜病變(ROP)全流程診治成功實施

字體:

  今年8月底,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眼科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出生2月剛剛脫離NICU新生兒暖箱的小旺珠(化名)。作為早産雙胞胎弟弟的小旺珠是被爺爺奶奶抱着來到自治區人民醫院眼科進行早産兒視網膜病變(ROP,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篩查的,而他的爸爸媽媽仍在守在尚未病情穩定仍住在NICU的雙胞胎哥哥小旺堆(化名)身邊,一家人分隔兩院來回奔波。

  雙胞胎兄弟倆於母親懷孕26周早産出生,出生體重均剛滿1000g,為超早産極低出生體重兒。兄弟倆存在肺發育不良、新生兒貧血、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等等一系列早産兒併發癥,從出生後就一直在出生醫院的NICU病房新生兒暖箱內接受各種生命支持治療,其中也包括必要的吸氧氧療。經過2個月的診治,弟弟小旺珠終於可以脫離新生兒暖箱轉入常規病房,但家裏人才剛松一口氣就被告知小旺珠還必須進行眼底ROP的篩查,以防未來出現眼球結構及視功能異常。出生醫院並沒有進行ROP診治的條件,於是爺爺奶奶抱着小旺珠來到了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

  早産兒視網膜病變(ROP)是發生於未成熟或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的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嚴重時可導致牽拉性視網膜脫離造成患兒失明。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眼科援藏副主任岑羽捷醫師(第十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專家,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和眼科主任次仁琼達醫師對患兒極為重視,當天馬上為小旺珠安排了眼底檢查。

  岑羽捷醫師為小旺珠進行ROP眼底檢查。

  檢查發現小旺珠的眼底病變已經到了“危險邊緣”——雙眼眼底後極部血管迂曲,全周的周邊視網膜血管化不完全,在視網膜II區全周12個鐘點位形成視網膜嵴樣隆起並伴有血管擴張、新生血管向玻璃體腔長入和多處明顯出血。小旺珠雙眼均為ROP 3期並伴有“附加”(PLUS)病變,符合ROP閾值(或1型)病變標準,需要馬上進行干預治療,不然可能很快發展為視網膜脫離(4期病變)。

  經眼科、兒科和手術麻醉科共同會診評估,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在小旺珠診斷ROP閾值病變1日內就為他安排了雙眼玻璃體腔抗VEGF藥物注射術,這也是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第一例早産兒玻璃體腔抗VEGF注藥手術。8月26日,經過各科室的密切配合,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小旺珠術後全身狀態良好,眼底病變顯著消退,他也成為了第一位在西藏地區接受ROP完整且成功診治的患兒。

  岑羽捷醫師進行早産兒玻璃體腔注藥手術。

  哥哥小旺堆在1月後(2024年9月)也終於全身情況平穩從出生醫院的NICU出院。患者家屬對自治區人民醫院眼科非常信任,在哥哥出院後馬上帶來進行眼底檢查。哥哥小旺堆的情況與弟弟非常類似,同樣雙眼達到閾值病變,需要馬上干預。自治區人民醫院眼科同樣立刻為小旺堆安排了手術,9月23日,在多學科共同的保駕護航下,手術順利完成。

  近日,雙胞胎兄弟倆已經分別術後3月和2月,兩個小寶寶眼底病變好轉明顯,後極部血管迂曲減輕,周邊視網膜嵴消退,視網膜血管繼續向周邊生長髮育。他倆是第一對成功在西藏地區進行ROP完整診治並治療成功的患兒。看著雙胞胎兄弟每月復查時越來越茁壯,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眼科的醫護人員都倍感欣慰。

  隨着西藏醫療質量的提高,有越來越多像小旺珠小旺堆這樣的早産低出生體重兒在NICU被成功救治,但早産兒視網膜病變(ROP)卻為部分患兒的未來帶來陰霾。ROP的漏查可造成患兒一生的遺憾。ROP重者可致盲,但同時也是一個經過早期干預可以有效控制並治療的疾病,及時的眼底篩查是減少視網膜脫離發生的關鍵,可以挽救患兒的視功能乃至未來的生活。專家呼籲,ROP需要更多的社會關注,更多的醫療科普和宣傳宣講。(通訊員:山其君)

  科普知識:

  ➢早産兒視網膜病變: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發生於未成熟或低體重兒的一種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眼底未完全血管化的視網膜出現新生血管、纖維增殖。輕者遺留發病痕跡,不影響視力,重者增殖性病變不斷發展可致盲。

  經標準的ROP篩查,發現閾值病變可通過玻璃體腔抗VEGF注藥或眼底激光治療控制病程進展,患兒多預後良好。若出現視網膜脫離,則必須進行玻璃體切除或鞏膜外加壓手術治療,視功能預後較差。

  ➢ROP篩查指徵:

  ·出生體重<2000g 或(和) 出生孕周<32周

  ·患有嚴重疾病或病情不穩定的早産兒可適當擴大篩查範圍

【責任編輯:柑丹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