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牧民次旺就時不時地跑到暖氣片前,感受一下暖氣片的溫度。10月1日是西藏阿里地區措勤縣正式供暖的日子,隨着熱水通過供暖管道,屋裏暖和起來,次旺慢慢綻放出笑臉。
措勤縣縣城平均海拔約4700米,地處高原亞寒帶季風半乾旱氣候區,每年從10月到翌年5月份進入幹冷季,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5攝氏度,長達8個月的幹冷天氣使得措勤縣對供暖具有較強的需求。
今年4月,措勤縣城區清潔能源集中供暖特許經營項目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約3.14億元,在政府引導下,對措勤縣原有的供暖系統進行改造,並在原有的23.54萬平方米供暖面積基礎上新增供暖面積5.69萬平方米。
記者走進次旺家中,一陣暖意撲面而來。“以前我們都是靠牛糞、羊糞生爐子取暖,在爐子邊是暖和的,離爐子遠一點就不行了。”次旺説。
此前,措勤縣採用生物質熱水鍋爐集中供暖,這種供暖方式能耗高、運行費用高,而且生物質燃料燃燒不充分時,室內溫度時常達不到18攝氏度。改造後的供暖系統,通過“太陽能光熱+生物質輔助”的方式,對熱源、配套管網以及供熱末端進行技術改造,向清潔、高效的現代化供暖轉型。
措勤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桑旦曲吉介紹,供暖項目改造後,熱源主要是太陽能,不需要考慮燃料成本,可以保證24小時供熱。在房間密閉良好的情況下,室溫能夠達到18攝氏度,切實解決了高海拔高寒地區居民的剛性需求。
今年,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特許經營模式實施措勤縣等7個縣(區)的城區清潔能源集中供暖試點建設,計劃新建及改造供暖總面積622.41萬平方米,建成後能滿足20萬名居民的供暖需求。(陳尚才、盧丹陽)
【責任編輯: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