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建設,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當前,新疆正處於城市大建設、大發展關鍵期,如何更好地築牢安全這道防線,在這裡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16日,在全國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産月”,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新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召開質量安全“雲觀摩”會,位於喀什東路北一巷的新疆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院公共衞生救治中心項目施工現場,展示了一系列“黑科技”,給大家打造了一場“智慧工地”的盛宴。
VR場景、智能安全帽、塔吊可視化系統、作業機器人、人臉識別考勤、揚塵監控……大家紛紛被這些新技術、新産品吸引,特別是VR場景。
“畫面很真實,場面體驗感好強,我覺得這樣的安全教育真的太重要了!”一位剛剛體驗完VR場景的觀摩人員摘下“眼鏡”激動地説着,記者隨後也體驗了一把。VR場景中,由於自身的疏忽大意和違規操作,突然感覺人從高空墜落,一陣驚慌。VR眼鏡真實地把模擬的事故現場帶到眼前,強化了警示作用。
“此外,AI安全識別技術,通過攝像頭在工地上‘巡邏’,能夠對安全帽、火焰進行識別。”中建新疆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新疆醫科大八附院公共衞生救治中心項目總工程師朱強説着就摘掉安全帽,果然在現場的監管大屏上實時更新了“工人未戴安全帽進入工地”的信息,點開信息就可以看到攝像頭拍下的清晰照片,一一對應到人。
“請恢復臨邊防護裝置!”記者看到施工現場電梯井口安裝了臨邊防護監測預警設備,當有人靠近或撤走防護時都會發出警報,提醒工人遠離洞口,或是恢復臨邊防護。在機械和建築安全上,依託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塔機在線狀態,保障塔機本身安全,並通過人臉識別綁定司機駕駛操作行為,保障人員操作安全……安全隱患無處遁形。
當天,觀摩施工現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建築地面施工的7台機器人,除了前不久在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首次亮相的激光地面整平機器、履帶抹平機器人及地面抹光機器人外,還有地軌式焊機機器人、實測實量機器人、室內打磨機器人等。
操作人員只需在後&進行激光掃描,焊機機器人就開始自動焊接,“不但確保焊接質量,還可提高50%焊接效率並降低勞動強度。”朱強説,項目總投入智慧建造達300多萬,“黑科技”共同發力,不但保障建築施工安全還加快了施工進程。
據了解,新疆醫科大八附院公共衞生救治中心項目由中建新疆建工集團承建,包括地下室、地下車庫、綜合內科樓、 綜合外科樓及門、急診樓,共有5個子項目,建築面積114586平方米,於2022年4月10日開工建設,計劃2024年8月竣工。該項目建成後將作為公共衞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 防及公共衞生服務為一體的自治區級傳染病專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