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賀佔軍

小賀説事採訪札記通訊紀實要聞集錦文學隨筆圖看世界
個人簡介
賀佔軍,新華社記者。200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着重從事新疆問題研究和新聞報道,足跡踏遍天山南北和國內省區市,多次親歷新疆重大事件和重大變革。文筆犀利,文風樸實,采寫的大量新聞作品真實記錄了中國社會發展變化,許多調研稿件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關注,促進了一些突出問題和社會矛盾的解決。
more

小賀説事

"新疆熱詞"是一面鏡子一桿秤

2010年,註定是新疆一個極不平凡的年份。年初那場風雪寒潮,讓我們看到了一架架救援直升機呼嘯升空後的希望,看到了一個個被困生命被救出後的狂喜,看到了尊重生命的暖流融化冰雪的力量。
  • 快增長要敢急"剎車"
  • 政府和市場咋又被"綁架"了?
  • 援疆,需要打好感情牌
  • “多層次”實現“居者有其屋”
  • 僥倖心理要不得
  • 把更多的公共休閒資源盡快還給公眾
more

採訪札記

  • 走進塔裏木

    我們喜歡到南疆採訪,因為只有在塔裏木盆地,才能真正享受刀郎滄桑音律下的神韻,才能讀懂《2002年的第一場雪》《衝動的懲罰》《喀什噶爾的胡楊》中的感動。每當此時,我們都會躺在汽車座椅上,盡情享受人生的這份休閒與幸福。
  • 最低溫零下45.7℃!走近中國"第二寒極"百姓生活

    2010年1月20日,新華社記者沈橋、賀佔軍、周生斌一行三人,冒着嚴寒來到了中國“第二寒極”——新疆富蘊縣可可托海鎮以及附近的吐爾洪鄉。當天可可托海鎮最低氣溫降至零下43.8℃,而吐爾洪鄉最低氣溫降至零下45.7℃!我們與當地群眾一起度過了寒冷卻溫暖的一天。
more

要聞集錦

more
  • 上水工每天要用嘴吹十幾次水管──烏魯木齊火車站見聞
  • 孔子故里曲阜將建41.7米高大教堂 距孔廟僅3公里
  • 中國“大城市病”蔓延 中小城市壓力漸增
  • 基層改革探索助推中共黨內民主化進程
  • 二三線城市隱現“一線房價” 中國政府“組合拳”調控
  • 中國探索經濟增長與社會穩定協調並存新路徑
  • 踏實?不踏實?——2010年中國普通菜農心態實錄
  • “今年衣服這麼貴?”--紡織業大國鏖戰棉價上漲

通訊紀實

more
  • 心繫邊疆 情滿天山━━溫家寶在新疆考察
  • 雪落天山情更暖——溫家寶總理在新疆考察雪災紀實
  • 2010新疆“求新”之路
  • 道不盡的今古傳奇 看不完的滄桑巨變
  • 橫跨萬里的衝擊——山東大規模培訓新疆基層幹部創新援疆模式
  • 能源浪費怪象:採1噸煤扔6噸煤 油老虎遍街亂跑
  • 在國際金融危機中逆勢增長——我國民族地區2009年經濟發展亮點
  • 煤礦開採應保護稀缺煤種 復採激勵機制待建立

圖看世界

more
  • “空中草原”那拉提
  •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新建航站樓下半年啟用
  • 瓜果“群英會”現身天山南麓
  • 吐魯番交河機場開工遷建
  • 新疆:“一村一品”工程富百姓
  • 北疆玉米喜獲豐收
  • 伊犁紅杏暢銷中亞
  • 天山架飛橋
  • 賽裏木湖美景醉游人
  • 夏日草場日益茂盛 新疆牧民轉場忙

文學隨筆

more
  • 姐姐•淚花•親情

    姐姐和母親之間的感情絕非一般。兄妹5人中,姐姐生活相對拮據。因此,每逢回家探親,母親都會讓我們兄弟去看姐姐,姐姐借了家中的錢,母親不讓還,我們遵從母命。其實內心裏就是母親不吩咐我們也要去看姐姐的。 去年春節,我們兄弟幾個到姐姐的新蓋的房子裏去看望,大家集體給了姐姐一些錢貼補家用,姐姐竟當場泣不成聲。那一刻,也只有我們曾經共患難的兄弟姐妹們才能讀得懂。
  • 那些感動的瞬間……

    這些瞬間,許多人都不會相信,也很難想象,但卻是真的!我還能説什麼呢?我承認,那一刻,莫名的感動征服了我。她只是個從外地來新疆、全家以賣菜為生的普通婦女,賣菜所賺不過零頭,可這卻是她養家糊口的根本。如果我少給5張,也許她這些菜就全白賣了! 幾秒的瞬間,我卻感受到了世界上最樸實的信任。 從那以後,我便很少跟早市的攤主們砍價。 我還能説什麼呢?
  • 夜宿賽湖畔

    挂天山頂 水冷賽湖邊 兩犬相聞時 疑似在童年 蒼穹無睡意 俯瞰人間天 朵朵蒙古包 偷藏綠草間 時近五更天 晨曦繞炊煙 圓月暫淡去 草地霜無邊 白日着短衫 夜間裹棉氈 雖已近六月 一日四季現 上天多顧眷 世人常纏綿 天鵝競嫵媚 群山湖中顯 人間快活天 引來眾神仙 他日若再往 必宿賽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