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小新探寶記|風沙吹不散的“絲路往事”-新華網
2025 08/22 17:23:10
來源:新華網

疆小新探寶記|風沙吹不散的“絲路往事”

字體:

  穿梭千年時光,閱遍絲路芳華。大家好,我是疆小新!

  在新疆,“三山夾兩盆”的特殊地形特徵孕育出戈壁大漠、高山峽谷、森林草原等壯美遼闊的自然好風光;連通東西的地理位置又讓厚重多元的人文歷史在此融匯、沉澱,留下無數風沙帶不走的獨特印記。

  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橫臥於塔裏木盆地中心,面積之大、風沙之盛讓人望而生畏。莽莽黃沙之下,掩埋着許多名噪一時的古國名城,精絕、樓蘭……

  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新疆和田洛浦縣西北方向,距離縣城50公里處的沙漠中,有一座被草方格包圍起來的“土堆”——熱瓦克佛寺遺址。經歷風沙摧殘、世事更迭,如今已很難看出最初建成時,熱瓦克佛寺梵音嫋嫋、僧侶不絕的盛況。

  國內有學者認為,熱瓦克佛寺建於南北朝時期,到唐後期廢棄,是一座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建築群。塔院建築遺跡平面呈方形,土坯砌築,南北長約49.5米,東西寬約45.5米,殘高約3米,東墻中部為院門。佛塔殘高8米,分三級,頂部直徑9.6米、殘高3.6米。塔頂為覆缽形。

  熱瓦克佛寺院墻內外兩側塑有精美的佛像和菩薩像,以及大量形體較小的佛像和浮雕飾件,院墻上還有少量壁畫,呈現出犍陀羅藝術風格,昭示着早期佛教傳入中國的狀況,是研究新疆佛寺形制和塑像藝術難得的重要資料。

  這座“土坯”砌築起的佛寺見證了絲路佛教文化的興衰變遷,在漫長的歲月侵蝕下化為殘垣斷壁,不斷迎着風沙雨雪,默默講述着那段文明交融與歷史演進的往事。

統籌:曹志恒 牛敏 

設計製作:董志濤 盛元 李夢婷

文案助理:張琪

【糾錯】 【責任編輯:董志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