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新疆建工承建的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新建配套旅客過夜用房項目佔地面積1.92萬平方米,項目總建築面積5.78萬平方米,新建兩棟酒店單體建築均為六層。項目的建成投用,將助力烏魯木齊機場充分發揮門戶機場優勢,高效驅動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緊密聯動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等外向型功能區,有力推動構建共建“一帶一路”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互聯互通網絡,為烏魯木齊乃至新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項目黨支部於2024年4月成立,管理人員18人,黨員6人,團員青年3人,以“黨建紅”引領“建設藍”,助力項目精益建造實現完美履約。提前7天完成地下室主體施工,提前10天完成精選服務用房封頂,提前9天實現項目主體全面封頂,榮獲烏魯木齊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兩級安全文明工地,自治區綠色施工競賽一等獎,中施企協工程建設項目綠色建造施工水平評價三星級評價等榮譽。
項目以智慧建造為抓手,借助BIM技術應用、施工過程管控、質量追溯等數字化管理&&,實現質量問題可追溯、可管控,成功攻克大跨度鋼結構安裝、工序協同與資源擁堵等難題,顯著提升了施工效率並縮短了工期。
智慧工地鑄牢安全防線
項目通過深度融合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構建起全流程智能監管體系,提煉形成15項可推廣的安全管理創新成果。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實現安全隱患動態清零,整改閉合率持續保持100%,先後獲評烏魯木齊市“建築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築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榮膺2024年度建工“安全達標示範工程”稱號,自治區住建系統安全生産觀摩示範項目,以科技賦能實現“零事故”智能建造。
BIM技術賦能施工全流程提質增效
項目大力推廣BIM技術深度應用,成立黨員突擊隊以BIM技術為核心突破口,精準完成6次施工平面轉換四維模型搭建,成功實現施工全過程可視化動態管理,有效破解場地佈置、管線綜合排布等施工難題。在此基礎上,項目技術團隊創新將BIM與GIS技術深度融合,構建建築信息與地理空間數據協同管理體系,為項目智慧化決策、精細化管理提供有力技術支撐。針對鋼結構施工關鍵環節,通過BIM技術提前開展深化設計與拼裝模擬,實現構件工廠標準化預製、現場精準栓接組裝,顯著提升施工效率與工程質量。
動態任務看板破解裝修施工協同難題
面對裝飾裝修階段工序複雜、交叉作業頻繁的挑戰,項目創新引入“動態任務看板”工作機制,由項目經理牽頭組建專項小組,建設任務按樓層、區域拆分,將每項工作均拆解為含施工區域、材料規格、工藝標準、責任人及時間節點的可視化任務卡,通過在線協作工具實現目標實時共享,項目管理人員每日晨會按照看板分配任務,午休及下班前通過拍照、數據填報更新進度,成功化解資源調配困難,設備到貨延遲等問題。
“錯峰調度”破解電梯擁堵困局
面對兩棟單體同步施工導致的貨運電梯擁堵難題,項目團隊通過5天實地調研,精準掌握各班組運輸數據。據此創新實施分級錯峰調度方案,按材料緊急程度劃分運輸優先級,統一規劃運輸路線。該方案使電梯使用效率顯著提升,材料運輸平均等待時間從30分鐘縮短至8分鐘,運輸路線長度由平100米優化至60米,整體運輸效率提升40%,直接節約工期近7天。
項目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技術骨幹先鋒作用,成立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與青年創新工作室,組建“黨員技術攻堅小組”,完成1項科研課題立項,斬獲1項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形成1項省部級工法、1項QC成果,發表2篇核心期刊論文。
7月2日,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新建配套旅客過夜用房項目(B地塊)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項目的順利完工意義重大,不僅為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運營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也將進一步完善機場配套設施,大幅提升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機場的吸引力與競爭力。這支年輕的先鋒隊伍將繼續以昂揚的鬥志、創新的精神,在新時代的建設征程中砥礪前行,讓黨旗在項目建設一線高高飄揚!(通訊員 李偉鼎 楊山 王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