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架起連心橋,各族少年話團結-新華網
2025 07/15 18:31:57
來源:福建援疆

援疆架起連心橋,各族少年話團結

字體:

援疆架起連心橋,各族少年話團結

——福建援疆龍岩分指揮部持續深化研學實踐活動

  7月的閩西,暑意漸濃,福建上杭古田全國研學營地內卻洋溢着比陽光更熱烈的氣息,來自新疆呼圖壁縣的百名少先隊員,與來自西藏、廣州、廈門、龍岩的共316名中小學生並肩而立,一場主題為“紅研鑄魂 築夢遠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結對交流研學實踐活動此啟程。這是福建援疆龍岩分指揮部連續三年推動呼圖壁縣青少年研學實踐的生動延續與創新,更是首次跨越千里,與四省五地各族學生共同探尋紅色根脈、體驗多元文化的首次齊聚。從讓呼圖壁牧區孩子走出大山看世界,到架起跨區域文化交融的橋梁,援疆力量正以研學為筆,在青少年心中描繪出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絢麗圖景。

 千里奔赴,紅色沃土凝聚民族心

  巍巍古田,見證初心。在古田會議舊址,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同學們敬獻花籃、瞻仰主席園、走進會議舊址和紀念館,通過現場聆聽革命先輩們的英雄事跡,激發愛國熱情。新疆呼圖壁大豐龍岩小學的拉提帕·刊加紅凝神聆聽講解員講述革命時期的崢嶸歲月:“這些故事太震撼了,我要把革命歷史帶回呼圖壁,分享給家鄉的同學們!”

  在長汀中復村,學生們重走紅軍橋,聆聽“送郎當紅軍”等感人故事,開展擴紅運動,體驗長征再出發儀式,深刻感悟長征精神的內涵。談及重走紅軍橋的感受,西藏自治區邊壩縣第二小學學生德西卓嘎坦言:“走在紅軍橋上,我感受到了當年紅軍的堅定意志。和各地同學一起體驗長征,讓我明白我們要團結起來,為實現民族復興而努力。”

  研學活動採用“實地參觀+情境體驗+互動交流”模式,讓歷史從書本走入現實。在革命聖地追尋先輩足跡,在紅色故事中汲取奮進力量,青少年們不僅深化了對共同家園的認同,更切身感悟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血脈深情。“賡續紅色血脈,增進文化認同,希望孩子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心中生根發芽。”福建援疆龍岩分指揮部幹部趙紫岳道出了研學的核心目標。

  山海交響,文化交融激蕩少年志

  當新疆呼圖壁少年在廈門海灘第一次追逐浪花,驚呼聲與海鷗鳴唱交織成韻;永定土樓前,他們仰望宏偉的“東方城堡”,感受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古老智慧;客家木偶戲&前,專注的眼神流露出對傳統文化的嚮往;梅花山虎園裏,生物多樣性的探索悄然種下生態文明的種子。

  與此同時,天山雪水的清冽浸潤着龍岩學子的掌心,江布拉克的麥浪在他們眼前鋪展成金毯,軍墾博物館的犁鏵講述着戈壁變綠洲的傳奇,吐魯番葡萄架下坎兒井訴説着新疆人民的聰明才智;遼闊草原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意畫卷徐徐展開;哈薩克族氈房裏,醇香的奶茶伴着歡快的“黑走馬”,傳遞着真摯的情誼。

  沿海城市的科技館讓邊疆學子觸摸到國家發展的強勁脈搏,而新疆孩子分享的民族文化也讓沿海夥伴大開眼界。不同地域的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這種雙向奔赴的文化交流,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種下理解與認同的種子。

  呼圖壁縣教育局研學負責人趙靜回憶,2023年首批研學團出發時,還有家長擔心孩子適應不了長途旅行,而如今,“去福建見筆友”已成為牧區孩子最期待的暑假活動。連續三年的龍岩與呼圖壁孩子之間的雙向奔赴,讓龍岩與呼圖壁300余對"山海筆友"在同吃同住同學習中,埋下了文化認同的種子,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

 牧區全覆蓋,研學實踐搭起成長梯

  呼圖壁牧區深處,一場覆蓋所有牧區學生的文化探尋研學之旅也在同步鋪開。在五工&鎮幸福村,孩子們沉浸式體驗非遺魅力:稱量艾草、薄荷,縫製“驅邪避穢”的香囊;在素白扇面上創作漆扇,領悟東方美學的深邃;用植物拓印技法,在棉麻布上捶打出“鄉村振興”主題手帕。雀爾溝鎮的托樂甘阿依在科學實驗&前屏住呼吸,眼見"火焰掌"的藍焰在掌心起舞卻不灼肌膚,眼中迸出求知光芒:“科學魔法太神奇了!”

  在昌吉博物館,700余件絲路文物無聲講述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長歷史;恐龍館內,體長26米的“中加馬門溪龍化石”引來陣陣驚嘆,3D動畫演示則揭開了遠古巨獸的生命密碼;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孩子們走進多民族文字出版一線,通過趣味語言游戲,共學國通語的氛圍格外濃厚。

  昌吉州青少年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服務中心主任于波&&:“我們將圍繞‘三個同向’,深化基地與學校課程融合,打造生動的大思政課實踐育人課堂。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量身定制研學方案,讓708名牧區孩子都能走出大山,讓每次實踐都激發探索熱情,在實踐中收穫知識、提升能力,增強認同。”

  深耕細作,教育援疆鋪就未來路

  近年來,福建援疆龍岩分指揮部始終心繫呼圖壁青少年的學習成長,深耕教育援疆。指揮部不僅推動學生“走出去”開眼界,更致力於提升本地教育“內功”。持續投入改善牧區學校基礎設施,為孩子們創造更加舒適、安全的學習環境;推動兩地名校名師結對共建,“組團式”教育援疆接踵而來;線上線下師資培訓,不斷選派優秀教師到龍岩跟崗學習,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為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從資金支持到教具捐贈,從人才交流到項目合作,全方位助力呼圖壁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當呼圖壁牧區的孩子們回到家鄉,帶回的不僅是研學手冊與照片,更有被壯闊山海與多元文化點燃的心靈之光。從古田的紅色星火到天山腳下的非遺傳承,從牧區教室走向廣闊天地,孩子們腳下的路,正是一條由文化認同與民族深情鋪就的成長之路。福建援疆的持續助力,正讓牧區每一個孩子的夢想,都能在祖國溫暖的懷抱中拔節生長。而這場由援疆力量守護的成長禮,終將讓更多青少年在行走中讀懂中國,在交融中守護同心,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天山腳下與閩江兩岸共同綻放。(作者:趙紫岳)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