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烏魯木齊2月12日電(王藝璇)2月12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打起手鼓舞起龍”社火鬧元宵展演活動在烏魯木齊文化中心盛大舉行。此次活動規模空前,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觀賞,共同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為元宵佳節增添了濃厚的喜慶氛圍。
此次社火展演活動參演隊伍陣容強大,不僅有烏魯木齊各區縣在前期社火大賽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還特邀了陜西、山西、安徽、寧夏4支獨具特色的社火隊伍共2000余位民間藝術演員齊聚,帶來一場多元文化交融的藝術盛宴。
展演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舞龍舞獅、高蹺旱船等傳統社火表演,同時,活動還融入了極具新疆地域特色的表演,如新疆花兒以其獨特的曲調和歌詞,唱出了新疆人民的生活與情感;麥西熱甫則以熱情奔放的舞蹈,展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情。
展演活動按四個篇章依次進行巡游展演,演員們身着鮮艷的服飾,以飽滿的熱情和精湛的技藝,將社火表演中的各種角色演繹得栩栩如生。第一篇章《非遺古韻 絲路華章》,水磨溝區水墨天山・石人社火隊率先登場,他們的表演充滿了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將當地的山水風情與民俗文化巧妙融合 。寧夏吳忠市社火《春官詞》《羊鞭飛揚》,以獨特的表演形式展現了當地的非遺文化和民俗風情。天山區鼓韻天山鬧新春社火隊的表演則氣勢磅礡,以激昂的鼓聲和靈動的舞姿,拉開了這場非遺與絲路文化交織的序幕,讓觀眾仿佛穿越時空,領略到古代絲綢之路的繁華與文化交融。
第二篇章《多彩和韻 團結讚歌》,沙依巴克區 “打起手鼓舞起龍” 社火隊,將手鼓的歡快節奏與舞龍的磅礡氣勢相結合,寓意着各民族團結一心,共同奮進 。陜西省文化館的陜北秧歌《慶豐收》,演員們手持傘頭、揮動綢扇,踏着鏗鏘的鑼鼓和嘹亮的嗩吶聲,盡情揮灑着內心的喜悅,展現出豐收的歡樂。經開區(頭屯河區)“經開向上” 現代工業社火隊,將現代工業元素融入社火表演,展現出當地的發展活力。山西省運城社火花傘舞《回門》,以靈動的舞姿和花傘的巧妙運用,生動地表現了出嫁女子回娘家的喜慶場景 。達坂城區王洛賓和他的達坂城姑娘社火隊,以王洛賓的經典歌曲為背景,通過優美的舞蹈,展現了達坂城的風土人情和民族魅力,各節目共同奏響了民族團結的讚歌。
巡游隊伍所到之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現場觀眾的熱情被瞬間點燃。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記錄下這一精彩瞬間 。孩子們興奮地在人群中穿梭,追逐着社火隊伍,臉上洋溢着純真的笑容。許多市民&&,這樣的社火表演讓他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本次社火展演還巧妙地融入了冰雪元素。在烏魯木齊冰雪大廟會門前入口處,矗立着一座長36米、寬10米、高15米的以古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古城門雪雕 。元宵節當天,社火隊伍依次穿過這座通體雪白、宏偉雄壯的雪雕城門,讓流傳千年、紅紅火火的社火與冰雪旅游完美結合 。社火表演隊伍與冰雕雪雕相互映襯,不僅豐富了表演內容,還提升了觀眾的觀賞體驗,成為社火表演中的一大亮點。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欣賞到這場精彩的社火展演,活動通過石榴雲客戶端、石榴雲抖音號、新疆日報視頻號等&&進行線上直播。直播過程中,主播詳細介紹了社火的歷史淵源、表演形式和文化內涵,讓觀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社火文化 。線上直播打破了地域界限,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網友在線觀看,大家通過彈幕、留言等方式,表達對社火表演的喜愛和對傳統民俗文化的關注 。直播過程中,網友們的彈幕不斷滾動,“太精彩了,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熱鬧!”“這就是咱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必須點讚!”
據統計,直播期間觀看人數眾多,互動頻繁,極大地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讓烏魯木齊社火鬧元宵的歡樂氛圍傳遞到了更遠的地方,也為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