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4時許,準噶爾盆地戈壁灘,雖是深夜但油氣生産熱火朝天,新疆吉木薩爾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範區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頁巖油累計産量已突破100萬噸,成為我國首個年産破百萬噸的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範區。
我國已設立3個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範區,包括新疆吉木薩爾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範區、大慶油田古龍陸相頁巖油國家級示範區、勝利濟陽頁巖油國家級示範區。其中,新疆的示範區於2020年設立,資源儲量估算超10億噸。
“突破百萬噸,不僅標誌着我國首個百萬噸級混積型頁巖油油田誕生,同時也標誌着鹹化湖盆頁巖油富集地質理論與效益勘探開發技術體系探索成功。”懷柔實驗室新疆基地資深專家唐勇説,吉木薩爾頁巖油開發形成的理論、技術和管理經驗,將在頁巖油産業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是我國正在興起的陸相頁巖油革命的一項重要標誌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義。
唐勇&&,美國通過頁巖油革命實現從原油進口到出口的轉變,新疆頁巖油開採取得重大突破,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頁巖油極其難開採,需鑽水平井並對含油頁巖壓裂,用水和支撐劑造人工裂縫,業內形容為磨刀石裏“榨油”。“常規油藏油井打下去後,有些油井會自噴,頁巖油井一般沒自然産能,要壓裂改造才能將原油逼出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石油學院教授趙雄虎説,頁巖油滲透率低,油層改造難,需不斷技術更新,降低生産成本。
吉木薩爾頁巖油平均埋藏3800米深,油層平均1.5米厚,具有埋藏深、油層薄等特點。“優質頁巖油層是要找的‘黃金靶體’。”新疆油田吉慶油田作業區地質研究中心黨支部書記陳依偉説,打水平井是為更多鑽遇“黃金靶體”,近5年“黃金靶體”鑽遇率從43.4%提升至87.2%。
頁巖油開採鑽完井後要大體積壓裂。新疆油田吉慶油田作業區頁巖油運行維護中心黨支部書記湯濤介紹,壓裂時先注水基液打通頁巖油流通通道,再注石英砂將通道支撐起來,修建起連通地面的油氣流通“高速公路”。
新疆吉木薩爾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範區由新疆油田和吐哈油田聯合開發。按照規劃,到2025年示範區要順利建成,其中,新疆油田完成年産量140萬噸、吐哈油田完成年産量30萬噸。
我國頁巖油可採儲量居世界第三,主要分佈在鄂爾多斯、準噶爾等5個大型盆地和柴達木、江漢等8個中小型盆地。今年吉木薩爾頁巖油新建産能創歷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