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漫畫:“人民衛士”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故事-新華網
2024 09/30 15:33:07
來源:絲路視聽網

新聞漫畫:“人民衛士”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故事

字體:

  2024年9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被授予了“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獎章。一組新聞漫畫帶你走進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家三代人接力戍邊的感人故事。

  牦牛鞭上父愛永鐫刻

  在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家中,珍藏着一根具有特殊意義的牦牛鞭。這根鞭子陪伴巴依卡走過了近40年的漫長巡邊歲月,共同見證了一起走過的3萬多公里巡邊路。

  2021年1月4日,一個令巴依卡心碎的日子。他的兒子拉齊尼在喀什大學接受培訓期間,為救一名落入湖面冰的兒童,英勇犧牲。

  為了銘記這個特殊的日子,悲痛欲絕的巴依卡在牦牛鞭上刻下了兒子犧牲的日期。他説,他害怕忘記,忘記那個勇敢、善良的兒子。

  他還這樣説道:“我兒子倒下了,還有我,我倒下了,還有我兒子的兒子。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孩子都跟我的孩子一樣,他們都將繼續守護這片土地。”

  巡邊路上的忠實夥伴

  “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滿地!”父親的話深深烙印在巴依卡的心中,成為他不變的信念。因此,每當部隊需要牦牛支援時,巴依卡一家總是毫不猶豫地將家中最強壯的牦牛送去,以實際行動支持着守邊事業。

  這些勇敢的生靈在巡邊路上或因山石滾落,或因地勢險峻而不幸喪生。巡邊70年來,巴依卡家先後失去了14頭寶貴的牦牛。面對邊防連提出的賠償,巴依卡總是堅定地拒絕,重復着父親留給他的那句質樸而堅定的話語。

  在兒子拉齊尼生前的一次巡邊任務中,穿越冰河時由於河岸石頭濕滑,一頭白牦牛摔斷了脊椎,無法再繼續前行。為了不耽誤執勤任務,拉齊尼忍痛將白牦牛留在原地,這意味着與白牦牛的永別。悲傷的拉齊尼抱着白牦牛,淚水滑落。

  每當回憶起拉齊尼的點點滴滴,巴依卡的眼眶總是不禁濕潤。他想告訴兒子,有許多人在關心、幫助他們一家,家裏的牦牛也在鄰里街坊的悉心照料下,數量逐漸增多,一切都安好。

  入黨是我最熾熱的追求

  多年來,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直默默奉獻,為邊防官兵做義務嚮導的腳步踏遍了巡邊路上的每一寸土地。邊防部隊的領導曾感激地問他:“你為我們做了這麼多,我們該如何報答你呢?”巴依卡堅定地回答:“我什麼都不要,唯一的願望,就是成為一名中國共産黨黨員。”

  一家三代黨員,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忠誠、什麼是擔當、什麼是傳承。

  一個水庫承載兩代人的夢

  多年前,為了解決當地百姓的用水問題,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和兒子拉齊尼在田間地頭走訪調研,傾聽鄉親們的心聲。他們詳細記錄了每一處水源的情況,記錄下每一個細節。兒子拉齊尼更是把這份責任扛在了肩上,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了建設水庫的建議。

  如今,水庫的施工已經進入尾聲。72歲的巴依卡站在正在緊張施工中的水庫旁,目睹着自己和兒子兩代人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17年生死之交再重逢

  2024年9月20日,記者在採訪中記錄到感人至深的一幕: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與他17年前救下的民警吐爾地玉蘇甫·玉蘇因重逢了。兩人雙手緊握,激動相擁,仿佛時間在這一刻凝固。

  時間回溯到2007年,民警吐爾地玉蘇甫·玉蘇因在首次執行巡邊任務途中,所騎的牦牛不慎滑入了湍急的河流中,直面死亡。在這緊急關頭,巴依卡挺身而出,一手扳住牦牛的腿,一手用繩將吐爾地玉蘇甫·玉蘇因救起。渾身濕透的兩人,仍堅持騎着牦牛繼續前行。巴依卡一次次的鼓勵“孩子,快到了!”“孩子,翻過前面的達坂就到了!”也成為了吐爾地玉蘇甫·玉蘇因心中永遠的溫暖。

  17年後的今天,在巴依卡的家中,兩人再次相聚,共同看著曾經巡邏時的照片。他們的臉上洋溢着微笑,那是對過去巡邊歲月的深深感慨和無盡情誼。吐爾地玉蘇甫·玉蘇因動情地&&:“巴依卡就像我的爸爸一樣,再次見到他,我太激動了。”

   科技賦能的巡邊路

  昔日艱難跋涉的巡邊路,如今大多數地方用上了信息化現代化的邊防管控新手段。摩托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靈活穿梭,直升機在蔚藍的天空中翱翔,無人機則在廣袤的邊境線上空精準觀測。

  紅其拉甫邊防連至吾甫浪溝溝口,也已經修通了公路,巡邏需要的時間大大減少。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

  如今,巴依卡·凱力迪別克會帶着拉齊尼的兒子拉迪爾來到吾甫浪溝走他們曾經一起巡邏過的路,他希望拉迪爾能夠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成為家中第四代護邊員。而拉迪爾的夢想,恰恰就是長大當兵,退伍後當一名優秀的護邊員!

  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相信,在年輕一代的接續奮鬥下,這片邊疆的土地將會更加繁榮穩定,鄉親們的生活也會更加幸福美滿!(陳奕皓 李璐 仲禪馨 楊梅 蒲承歡 楊鑫 雷佳婷 馬小涵)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