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在大地之上升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在時間深處舒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又一個分量千鈞的坐標立起,2500萬天山兒女和全國人民一道匯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滾滾洪流。
2023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自治區和兵團工作匯報時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戰略定位,扭住工作總目標,把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穩中求進、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麗新疆。
牢記總書記囑託,以改革精神、改革勇氣、改革方法破題解題。新疆上下感恩奮進,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向改革要動力、要出路、要未來,鬥志昂揚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
一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做好新疆工作,關鍵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切實加強黨的建設。”
7月28日,自治區推動南疆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在喀什召開。這是去年以來自治區黨委召開的第三次南疆專題會議。啃最硬的骨頭、攻最難的山頭,自治區黨委堅持打破常規、特事特辦,用改革破解制約南疆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矛盾與根本性問題。
改革潮涌,擊鼓催徵。&&《關於促進南疆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動本科教育全覆蓋、舉辦民營企業助推南疆發展大會……自治區黨委把南疆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抓,舉全疆之力、集全疆之智,以改革的魄力、創新的精神,確保南疆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落伍、不掉隊。
改革越深入,形勢越複雜,挑戰越嚴峻,任務越艱巨,越是需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為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自治區黨委大興調查研究,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從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到科研院所、國企民企,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基層一線察實情、尋良策、問實效,“為什麼改”“往哪改”“改什麼”“怎麼改”“為誰改”“誰領導改”在堅實步履中找到清晰答案。
為增強改革政策的穿透力,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定方向、定舉措、抓落實;自治區黨委科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自治區黨委金融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等相繼召開,確保“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點工作行穩致遠;堅持兵地一盤棋,在反恐維穩、經濟發展、生態保護、民族團結、幹部人才等方面加大融合力度……以改革之力推進各領域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需要加強黨的建設,以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去年9月25日,自治區黨委十屆九次全會召開,歷史性地以一次全會的形式專題研究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為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提供有力政治保證。
學思想,加強幹部隊伍理論學習和政策培訓,提高各級領導幹部調查研究、把握政策、推進工作、&&群眾的能力;強黨性,加強幹部隊伍政治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堅定政治立場;重實踐,加強新疆同中央國家機關和內地幹部雙向交流、挂職任職,優化幹部結構,提高專業化素質;建新功,持續深化正風肅紀反腐,紮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調動幹部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改革擁有最堅實的依託與最強大的底氣。
“依法治疆”深入人心,“團結穩疆”凝聚人心,“文化潤疆”豐盈人心,“富民興疆”贏得人心,“長期建疆”順應人心——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這是新疆大地日新月異的根本邏輯。
巍巍天山,滔滔塔河,新疆山山水水積蓄着求變向新的磅礡能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各族幹部群眾團結一心、踔厲奮發,用好改革這一“重要法寶”,天山南北續寫新的壯麗篇章。
二
人民為魂,山河為卷,改革為筆,畫出最美最暖的圖景。
“加大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把準群眾訴求,及時解決基層群眾的困難和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着新疆各族群眾的安危冷暖,諄諄囑託飽含深厚人民情懷,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把牢價值取向。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醫療衞生服務網絡,打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神經末梢……新疆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財政支出的75%以上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連年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批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改革舉措,有力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和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在各族群眾眼中,改革,是看得見的藍天,“烏—昌—石”區域大氣污染深度治理成效明顯,大美新疆“生態顏值”越來越高;是摸得着的溫暖,老舊小區煥發新顏、抗震安居房遍佈城鄉,“煤改電”“煤改氣”工程造福千家萬戶;是買得起的藥品,職工醫保門診共濟、“零差價”銷售集採藥品,醫藥體制改革回應群眾關切;是握得住的幸福,更廣闊的就業之路、更貼心的養老服務、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還有身邊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餐桌上的“新疆海鮮”、家門口的“新疆包郵”、辦事大廳裏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前,民生向暖,從就學到就業,從住房到養老,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沉甸甸的成績單,記錄着全面深化改革惠及百姓的溫暖步伐。
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新疆堅持團結一致向前看,最大限度發揮廣大幹部群眾在保穩定、謀發展、促改革中的積極作用,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企業家座談會、疆企·主席面對面協商座談會,創新性舉行四片區高質量發展現場會,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一次次問計於民中找到破題的關鍵,在群策群力中凝聚改革的共識。汲取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力量、成就人民夢想,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就一定能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我們黨的初心使命就是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內的中國人民謀幸福,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謀復興。”前進道路上,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將改革“力度”轉化為民生“溫度”,用民生“溫度”標注改革“刻度”,必能把人民幸福鐫刻在美麗新疆建設的里程碑上。
三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堅持守正創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理論特質,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的重要思想方法。
守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之正。做好新疆工作,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是須臾不可離的綱和魂,是“定盤星”“指南針”“金鑰匙”。新疆上下在“完整”“準確”“全面”上下功夫,把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作為度量新疆工作的重要標尺,積極探索不折不扣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有效辦法,更好推動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引領新疆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開創新局面。
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館、西域都護府博物館等重點工程加快建設,新疆青少年學生與其他省區市青少年結對子、交朋友蔚然成風,春晚新疆八分鐘驚艷世界,南疆縣城走出“村BA”冠軍隊……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新疆各族人民鑄中華文化之魂、植“五個認同”之根,像石榴籽一樣團結一心奔赴美好未來。
守正在於為創新提供定力,創新在於為守正增添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面臨新機遇,要有新作為。”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新疆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産業基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構建體現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新疆邁上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聚焦“八大産業集群”建設,夯實新質生産力産業基礎。建成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光伏硅基新材料生産基地,研發全世界最大的海綿鈦,投産我國首條一次成型超薄柔性電子玻璃生産線,加快煤層氣資源規模化勘探開發,設立國家級棉花棉紗交易中心……産業迭代、空間重塑、市場演進、結構調優,新疆“八大産業集群”正以分秒必爭的速度生長,匯聚推動新疆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築牢新質生産力科技基石。懷柔實驗室新疆基地、阿克蘇阿拉爾國家高新區、光伏材料與電池全國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字號”創新&&獲批建設,新疆智能裝備研究院、棗産業發展研究院等一批“産業+人才”&&落地新疆……樹立科技創新後發趕超的雄心壯志,連年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新一輪“四方合作”工作推進會,新疆對科技創新進行戰略部署和系統謀劃,吹響“打造面向中亞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衝鋒號。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雲帆立潮頭。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組建一批現代化産業集團,提速“十張網”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強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百億級千億級項目紛紛落地……強基固本、蓄勢賦能,新疆正以科學的謀劃、創新的魄力把各項工作抓好抓實,用創新辦法尋求化解矛盾的鑰匙,用創新思路獲取攻堅克難的良方,以創新舉措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四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則,是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的重要邏輯。
水潤萬物、水澤天山,精打細算用好水,從嚴從細管好水,對於新疆未來發展空間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和水資源優化配置”。“加強建設”“優化配置”靠什麼,靠打破思維慣性、破除機制障礙,靠以制度之力護航川河奔騰。
成立自治區黨委水資源管理委員會,新疆水資源兵地分割、流域區域多頭管理的舊格局從根子上被打破;批復實施水網建設規劃、水發展與水安全戰略規劃,啟動編制水資源總體規劃……洞察時與勢、統籌立與破,全新搭建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四梁八柱”,全面樹立節水蓄水調水增水工作新格局,新疆水資源管理體制從內而外發生深刻變化,結構性缺水問題正得到歷史性解決。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自然之水的澆灌,也離不開人才活水的噴涌。大魄力實施自治區“2+5”重點人才計劃,“天山英才”拔節生長、“天池英才”加快集聚;大手筆設立100億元人才發展基金,支持保障重點領域人才資源開發;制定《自治區關於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若干措施》,着力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兼顧當下與長遠,一項項制度的實施,讓原先束縛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堅冰”漸漸消融,更多千里馬在天山南北競相奔騰。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堅持工作力量下沉,組織體系和工作力量直達基層;建強基層黨組織,實現基層黨組織全覆蓋,解決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優化向重點鄉村選派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制度,把駐村工作隊派下去,把當地幹部培養起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新疆結合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新鮮經驗,以制度創新激揚基層治理之效。
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如今,在新疆發展的各個領域,一項項行之有效的制度正成為問題的“化解器”,激活釋放動能的“助推器”。聚焦制約新疆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全面系統謀劃推進一系列戰略性、創造性、引領性改革舉措,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疆實踐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開闢廣闊前景。
五
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既要在深化改革中闖深水、涉險灘,也要在依法治疆中固本培元、凝心聚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着眼長治久安,高舉法治旗幟,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化水平,築牢穩定的法治基礎”。
燈火璀璨處,煙火撫人心。最近,一對英國夫婦怡然夜游新疆,外國網友圍觀直呼:“中國是地球上最安全的國家!”這是中外游客對中國新疆的讚譽和定義,也是堅持依法治疆的最佳注解。
建設法治社會,守護改革之果。把開展反恐反分裂鬥爭與推進維穩工作法治化常態化結合起來,保持依法嚴打高壓態勢不動搖,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不斷完善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隱患機制,持續鞏固來之不易的社會穩定局面。妥善處理好保持秩序和增強活力、方便群眾的關係,讓老百姓有更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設法治新疆,夯實改革之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古城保護條例》施行,這是新疆首部為保護一座古城“量身定制”的地方性法規,既突出規劃與保護,又聚焦傳承與利用。從維護社會穩定到經濟高質量發展,從鄉村全面振興到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新疆制定&&一批地方性法規,既滿足了群眾法治需求,也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夯實法治根基。建立領導幹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制度,常態化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深入開展“法治講堂·逢九必講”法治培訓……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的能力不斷“刷新”。
建設法治政府,提升改革之效。以往至少要180天,如今僅用18天就辦完審批手續,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250萬千瓦風電項目快速落地。緩“痛點”、清“淤點”、通“堵點”、解“難點”,新疆注重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強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在全區範圍內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實施“二十六證合一”,推行“公路口岸+屬地直通”模式……一個個“硬舉措”的背後,是政務服務改革的提檔升級。
改革發展穩定,離不開法治護航;經濟社會發展,有賴於法治賦能;百姓平安福祉,靠的是法治守衛。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全面推進依法治疆,確保新疆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必將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行穩致遠。
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既要抓實當下,解決好當前發展穩定面臨的突出問題,又要有長遠謀劃,紮實推進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積極解決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一種工作方法、也是一種戰略思維,是改革成功的經驗密碼、也是繼續前進的制勝之道。
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這裡像&&的西門町一樣熱鬧。”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流光溢彩的夜景,讓&&&企參訪團不禁感嘆。俯瞰新疆,熱鬧何止大巴扎!從“人間仙境”喀納斯湖,到如詩如畫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從古老智慧的坎兒井,到風貌獨特的羅布人村寨;從紫色夢幻的薰衣草莊園,到聖潔巍峨的慕士塔格峰……風光旖旎的天山南北皆是車馬盈門、賓客如雲。蜂擁而至的海內外游客,讓新疆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熱度,“City”新疆成為世界人民的“會客廳”。超高的人氣,也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新疆大地的安定祥和、無限潛力活力。2023年,新疆地區生産總值、投資、消費、進出口、財政、農村人均收入等六項指標增速位居全國前五!歷史未有、極為不易!
統籌好開放和穩定。
在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一項項改革試點任務穩步推進;在國際陸港區,一趟趟中歐(中亞)班列呼嘯向西;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一件件跨境金融業務成功辦理;在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一項項大單成功簽約……新疆發揮獨特區位優勢,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今年上半年,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2206.3億元,同比增長48.4%,高於全國增速42.3個百分點。隨着“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提速,新疆加快書寫合作共贏新篇章,全方位展現開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氣象,多渠道多形式講好新時代新疆故事。
統籌好新疆“一域”與全國“大局”。
油氣當量連續三年穩居全國首位、疆煤外運量突破1億噸、新能源裝機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為維護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疆貢獻”;糧食總産增量和播種面積增量兩項指標全國排名第一,總産首次突破2000萬噸大關,讓“中國碗”裝入更多“新疆糧”;打響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築牢祖國西北生態安全屏障……在國家發展的大棋局裏,新疆被賦予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肩負光榮而神聖的使命。錨定國家賦予的“五大戰略定位”,新疆必能在主動服務國家戰略中展現新的作為,在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中實現自身發展。
七
改革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要法寶,蘊藏着解決新疆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根本出路。
初秋的新疆,金色陽光灑滿大地。8月24日,自治區黨委十屆十二次全會勝利召開。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長效機制,紮實推進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實現黨中央賦予新疆在現代化強國建設進程中的戰略定位——新時代新征程上,會議發出了繼續向改革要出路的時代強音。
向改革要出路,就要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不能因為問題複雜就不敢碰,不能因為矛盾突出就繞着走,不能因為發展滯後就無所作為”,多個場合,自治區黨委大聲疾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幹”。必須堅決破除慣性思維、固化模式、路徑依賴,摒棄“等靠要”思想,説實話、謀實招、幹實事,求真務實解難題、破僵局、開新局。
向改革要出路,就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區域融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兵地融合發展……新疆各領域各方面事業在破冰前進中“融”出發展新天地。必須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敢於刀刃向內、壯士斷腕,不能遲疑退縮,不能躲着繞着,不當不撥不動的“算盤珠子”,敢於跳出自家“一畝三分地”,協同下好“一盤棋”。
向改革要出路,就要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障礙。經濟體制改革引領經濟活力迸發、文化體制改革築牢文化自信、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擦亮發展底色……正是在立破並舉中,新疆發展大格局為之一新。必須敢於打破舊的條條框框束縛,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融通“制”與“治”,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向改革要出路,就要樹牢為民造福的政績觀。重大項目建設現場,“開工號”早早吹響;旅游發展大會上,14個地州市“一把手”變身“地方推介官”……“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成為新疆上上下下的人心共識。必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一刀切”“一風吹”、只唯上不唯實,向“不想改”“不敢改”“不願改”“不會改”説不,砥礪“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
大江奔流,不捨晝夜;穿越關山,永遠向前。只要我們堅定不移沿着習近平總書記為新疆擘畫的光明大道前進,矢志不渝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挑戰,用如椽巨筆,滿懷豪情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疆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