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時,紅果滿枝頭。8月12日,記者走進十師一八二團枸杞示範基地,一串串紅似瑪瑙的枸杞,綴滿果實,鑲嵌在翠綠的枝葉間,煥發着新的生機與活力。
正值枸杞成熟的季節,職工們雙手來回穿梭在結滿果實的枝頭間,動作嫻熟地採摘枸杞鮮果。
一八二團枸杞示範基地內,一顆顆枸杞猶如紅寶石挂滿枝頭。李常升 攝
“我們採摘一公斤3元,一天能採摘四五十公斤,閒暇時間可以在家門口賺點零花錢,很滿足。”一八二團職工李彩英説。
據了解,一八二團枸杞示範基地佔地100畝,是該團培育全新經濟增長點的成果,也是阿勒泰地區高寒區域選育有機果品的成功嘗試,基地裏種植的枸杞樹今年第二年挂果。種植枸杞不僅促進了團場經濟發展,也讓職工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2023年,十師一八二團黨委依託水土資源優勢,投資建設枸杞産業高質量發展及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示範園項目,形成“以公司為龍頭、以龍頭帶基地、以基地連農戶”的經濟共同體發展模式,通過標準化枸杞園建設和水肥藥一體化協同管理,推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拓寬職工增收致富途徑。
枸杞種植是一個綠色生態、前景廣闊的産業,每株枸杞樹盛果期可達30年,在枸杞産業發展中,一八二團始終踐行着生態優先原則。從苗木繁育到種植技術的鑽研,58歲的“兵二代”李進在漿果産業發展方面有18年的工作經驗,他無私地將自己的技術回饋給家鄉一八二團,想為團場老百姓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職工採摘枸杞。李常升 攝
“我們基地的枸杞果子品質好、糖分高、口感佳,深受內地消費者喜愛,今天採摘的這批枸杞將通過順豐速運發往廣東省。”一八二團枸杞示範基地負責人李進介紹道,枸杞屬茄科,他通過嫁接技術,創新研發了辣椒味、蘋果味、香梨味等八種獨特口味的枸杞,還銷售到了北京、上海、江蘇、安徽等各大城市。下一批枸杞將會針對上班族、大學生的營養早餐等細分市場,逐漸拓寬銷路。
“只要團場需要,我願意一直堅守在這裡,為漿果産業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長年的戶外勞作使李進皮膚黝黑,他平靜地説。
科技富民、産業興農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之一。一八二團將堅持以科技為引領,不斷拓寬枸杞市場附加值,積極研發枸杞原漿、枸杞面膜、乾粉、枸杞籽油等六大品係的衍生産品,把枸杞種植作為培育特色支柱産業、打造生態品牌的突破口,以産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努力實現“一業興而百業旺,産業富則百姓安”的美好願景。
“未來,我們計劃建立集種植、生産加工及銷售為一體的有機枸杞産業鏈。”李進信心滿滿地説。
如今,以枸杞為“筆墨”繪就的增收藍圖正在美麗的一八二團大地徐徐展開,期待火紅的枸杞讓職工群眾的生活愈來愈紅火!(全媒體記者 趙圓圓 安小潔 實習生 李常升 通訊員 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