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木·熱合曼生前在巴扎上開展普法宣傳。受訪單位供圖
“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7月15日17時許,庫車市公安局齊滿派出所巴扎村警務站站長張永偉正帶隊巡邏,突然,對講機中傳來疾呼。一眨眼的功夫,就只聽見漸行漸遠的警笛聲。
這次警情是個“烏龍”。事發時,在齊滿鎮三寶商店對面橋頭坐著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乘車經過此處的報警群眾發現了他,但沒注意到紅星幹渠早已乾涸。
就在10天前的凌晨,巴扎村警務站年僅20歲的輔警阿力木·熱合曼跳進水流湍急的紅星幹渠,救起3名落水群眾後,不幸犧牲。
渠水將英雄的遺體帶到距離齊滿鎮40公里外的哈尼喀塔木鄉,這是阿力木·熱合曼生前沒有去過的地方。
那一夜,紅星幹渠沿線的4個鄉鎮,警民2000餘人自發加入到尋找救人英雄阿力木·熱合曼的隊伍中,點點微光照亮了夜幕,大家抱着一線生的希望呼喊着:“阿力木,阿力木……回家了……”
英勇一躍
“快,快,快,先把他拉上去!”在執法記錄儀拍攝到的畫面中,阿力木·熱合曼成功救起第3個落水者,在喊出這句話後,一個浪頭壓了過來,他再也沒有起來。
這段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開來,網友們懷着沉痛的心情在評論區留言:“很抱歉以這種方式認識你”“生命獻給了熱愛的事業”“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網、中國青年報、中國警方在線、中國警察網、新疆日報、石榴雲等央媒、省市級媒體紛紛跟進轉發報道,阿力木·熱合曼勇救落水群眾的英雄事跡迅速在全網刷屏。庫車輔警犧牲前最後一句話是“先把他拉上去!”
整整10天,張永偉內心充滿了自責,不敢看手機上鋪天蓋地的新聞。“如果阿力木·熱合曼再堅持10秒,我就能把他拉上來。”他説。這段時間,他帶着巴扎村警務站的民輔警找來繩索和廢舊輪胎,在阿力木·熱合曼出事的那座橋上自製了3個救生索。他帶着民輔警加大水上救生訓練強度。
阿力木·熱合曼犧牲後,阿克蘇地區公安局、庫車市公安局要求全警加強水上救生技能訓練,掌握急救技巧,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時間回到7月4日晚。
“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我是渭幹村警務室民警,渭幹村3人不慎落水,請你們在下游攔截救援。”當天23時40分,還在街面巡邏的巴扎村警務站民輔警對講機中傳來一陣疾呼聲,大家不約而同迅速向紅星幹渠聚集。
閃爍的警燈和急促的警笛聲利劍一般刺破了夜的寧靜。
“繩子拿來沒有?”
“來兩個人,把繩子一頭拿到橋那邊去,一會兒看到水裏的人了,大家把繩子拉緊,讓他們抓住。”
橋邊,張永偉一邊佈置救援任務,一邊急切地向水渠裏張望著。
“人來了,快,準備拉繩子。”阿力木·熱合曼焦急地喊了起來。
昏暗的光線下,三個隨着水波沉浮的身影越來越近。
“救命!救救我,我快不行了。”落水者阿力木·依米提看到了岸上的人,大喊道。
“站長,我去。”阿力木·熱合曼説着就脫下了身上沉重的裝備。
“等等,阿力木,你會不會游泳……”張永偉話音未落,身旁的阿力木·熱合曼已經縱身躍入水中,朝着落水者游了過去。
沉痛悼別
“紅星幹渠的水來自上游水庫,用水高峰期,要保供沿線五六個鄉(鎮)農業用水,必須加大輸水量。我們了解到,那晚紅星幹渠的水流速度很快,加上水位比較高,人進去後想直起身都很難。”庫車市公安局齊滿派出所所長王磊説。
接警後,他立馬&&上游水庫負責人關閉水閘,由於水量大,4個多小時後,水位才慢慢降下去。
“渠道兩邊是坡度很大的水泥板,遇水會更滑,阿力木半個身子泡在水裏,兩隻手向上托舉,岸邊上三四個人合力,才能把一名落水者拉起來。”巴扎村警務站輔警努爾艾合買提·克吾爾説。
渭幹村的橋與巴扎村的橋相距約800米。第一個被救上來的是渭幹村村民阿迪力·米吉提,獲救後他精神狀態尚可,便跟着幾名輔警一起往下游的橋上跑去。
“水裏還有兩個人,我想跟着警察一起去下游救他們。”阿迪力·米吉提説。
營救第二個落水者上岸時,張永偉大聲問:“你叫什麼名字?”落水者答“阿力木”。“我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聽到輔警説這不是我們的阿力木,我們的阿力木還在救人。”張永偉説。
當張永偉看到渠水裏被浪打得直不起身來的阿力木·熱合曼,用僅存的力氣托舉着第三個落水者時,他大聲命令道:“阿力木,你給我上來。”
第三個落水者得救了,阿力木·熱合曼的身影卻消失在水中。
7月5日凌晨5時許,他的皮帶和鞋子在比西巴格鄉境內被找到。10時30分,他的遺體在哈尼喀塔木鄉境內被眾人合力抬了上來。
庫車市公安局為他舉辦了追悼會,被救的3名落水群眾來了,紅星幹渠沿線鄉鎮參與救援的群眾來了,巴扎村得到消息的群眾也來了,還有很多聽説了這件事但從未與他有過交集的人都來了……
“以後,我們會經常去阿力木家看看,只要他家有需要,我們一定全力相助。”獲救者牙庫甫·米吉提説。
親情永在
阿力木·熱合曼出生在齊滿鎮平安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生養了三個孩子,他排行第二,也是唯一的男孩。中專畢業後,他學過理髮、汽修,在農家樂當過主管,但一直想當軍人和警察,兩度報名參軍都因身體原因遺憾錯過,在母親的建議下選擇從警。
2023年10月,阿力木考上了庫車市公安局輔警。“他第一次穿警服回家的那天,一進門,我感覺他好像長高了很多。”母親左力皮亞木·沙米沙克説。
“弟弟小時候比較調皮,父母總擔心他的安全,不讓他去水渠邊玩,不讓他碰摩托車。當輔警後,家裏離他工作的地方只有10公里,他都是騎電動車回家,媽媽每次都叮囑他‘慢一點,注意安全’。他也總是説‘媽媽,我已經長大了,放心吧。’”姐姐祖力胡馬爾·熱合曼説。
“在我們看來,弟弟當輔警工作穩定,是很好的選擇。”祖力胡馬爾·熱合曼説,“5月的時候,外公剛去世,媽媽的情緒本來就很悲傷,弟弟出事那晚,她哭暈了過去。但平靜下來後,我們知道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
在家人眼裏,阿力木性格內向,以往節假日親戚來串門聊天時,他的話最少。當上輔警後,受工作性質的影響,他慢慢變得開朗起來。
“警察這個職業讓他改變了很多,他經常跟我説當警察很好,他和同事之間相處得也很融洽,張永偉站長像哥哥一樣照顧他。”她説,“弟弟走後,我也想過,如果是我,我也會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
這些天,庫車市公安戰線上的民輔警一撥又一撥前往阿力木·熱合曼家看望他的家人,大家承諾:以後我們就是你們的兒子、兄弟姐妹,家裏的事算我們一份。
阿力木•熱合曼(右)和同事熱心幫助轄區商戶搬運貨物。 庫車市公安局供圖
心繫群眾
庫車市公安局齊滿派出所大門及二樓榮譽墻上,挂着“全疆優秀公安派出所”“二級公安派出所”“集體三等功”等大大小小的榮譽牌匾。
這裡,是阿力木從警生涯的起點。入警“第一課”上,他了解了齊滿派出所的歷史和前輩們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所作的犧牲和奉獻。他第一次聽説了“楓橋經驗”這個詞,開始思考為人民服務這件事。
“阿力木入警時間很短,是警務站裏年齡最小的,但是對待工作卻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張永偉説,以往給群眾開展普法宣傳,都是挨家挨戶發傳單。阿力木來了之後,他説這樣不行,群眾不愛聽。他自費買來西瓜、甜瓜,群眾一邊吃瓜,一邊聽宣講,逗留的時間久了,接收的信息自然就多了。
提起阿力木,巴扎村警務站輔警艾克熱木·艾尼瓦爾告訴記者,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到牲畜市場巡邏,遇到兩位老人求助,説是羊丟了。阿力木讓老人家先別急,他給老人買了礦泉水,讓老人在陰涼處坐著。後來,阿力木在牲畜市場後面找到了老人丟失的羊,回來的時候渾身上下都沾滿了土。
在巴扎村警務站挂着一面錦旗,送錦旗的人名叫楊燕,是沙雅縣人。5月的一天,她到齊滿鎮巴扎上擺攤時,突發疾病暈倒了,就在大家焦急等待120急救車時,阿力木背起楊燕往警車跟前跑。“他遇事很果斷,那天要不是他執意把人先送到鎮上的衞生院,可能會錯過最佳搶救時間。楊燕醒過來後,阿力木還給她買了一碗餛飩送去。”張永偉説。
英雄遺願
阿力木犧牲後,他的遺物交給家人保管,除了穿着警服的藍底一寸照之外,還有3本筆記本。其中,一本上按照蔬菜店、修理店、五金店等分類,記錄着巴扎村商鋪經營者的信息、店舖位置。一本記錄着他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情況,一本是他自學政策、法律法規和《中國共産黨章程》所做的筆記。
“去年12月,我正在辦公室寫入黨申請書,他看到後問我要達到什麼條件才能入黨?他也想寫入黨申請書。”看到阿力木筆記本上寫着自學黨章的時間是2023年11月17日,張永偉眼圈泛紅。
“阿力木找到了有意義的事,孝敬父母、關心家人、服務群眾。他充滿了正能量,就像一束光團結、溫暖着身邊所有的人。”張永偉説。
“弟弟生前的願望是成為一名共産黨員。他説,群眾需要的時候,共産黨員總是衝在最前面,有他們在的地方,大家就充滿幹勁、充滿希望。”祖力胡馬爾·熱合曼説,如果弟弟還活着,一定能實現他的願望,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産黨員。(董彥良 通訊員 鄧麗娟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