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15日電 近日,新疆阿勒泰“火”了,這片坐落於北疆之北的人間仙境,因為網絡劇《我的阿勒泰》再次走進廣大觀眾視野。這裡是作家李娟筆下流淌着的“狂野的夢”“山野的風”,成為不少人的“心靈故鄉”。
網絡劇改編自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通過主角李文秀返回家鄉後尋找人生意義的經歷,把個體成長、自然風光、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敘事方式新穎,視聽感受極佳,收穫觀眾無數好評。
阿勒泰地區文體廣旅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德麗達·那比&&,劇集的熱播,使阿勒泰地區受到了廣泛關注,吸引了大量游客實地探訪,帶動阿勒泰地區旅游業和相關産業的發展。
是怎樣的魔力,讓一部劇帶火一座城?在採訪中,記者見證一部劇與一座城的雙向奔赴。
“金山銀水阿勒泰,人間仙境喀納斯。”劇中湛藍的天空、棉花糖般的雲朵、一望無際的綠色原野以及尋覓青草的牛羊,是阿勒泰草原上隨處可見的景象,事實上,它也一直是一個熱門旅游目的地。
著名的5A級景區喀納斯、可可托海、白沙湖等都坐落於此,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禾木吉克普林國際滑雪度假區等滑雪勝地每年為阿勒泰吸引千萬游客。
《我的阿勒泰》用精良的製作水準、精美的畫面呈現,真實記錄展示阿勒泰的絕美風光,並以獨樹一幟的美學風格還原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觀,為觀眾展現阿勒泰風土人情,實現美景與好劇的雙向成就。
“劇中人們隨性自由的生活,對於當前中國的青年群體來説,帶來了一次難得的心靈療愈,引起群體共鳴。”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吐爾孫·艾拜説,這為阿勒泰點了一把火,助推它走向全國、聲名遠揚。
“我們希望通過影視作品的形態,為觀眾呈現一個真實、生動的故事,讓觀眾了解新疆、走近阿勒泰。”《我的阿勒泰》總製片人齊康説,這種文旅融合的模式將為新疆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阿勒泰地區積極推出、發布與該劇有關的線路推文,並將結合“張鳳俠小賣部”“最孤獨的樹”“夏牧場”等劇中取景地設計新的旅游線路,做好基礎設施保障工作。
“執法部門將重拳出擊,精準打擊哄抬物價、臨時漲價、陰陽菜單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德麗達説,“我們也會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確保游客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旅游體驗。”
《我的阿勒泰》收官不久,6月旅游旺季將至,可以預見,網絡劇餘熱還將帶動一波旅游熱。能否將網絡劇流量轉化為持續不斷的旅客“留量”,讓“走紅”一時變成“長紅”不衰,歸根到底在於完善的文旅産業供給和服務體系。
近年來,阿勒泰久久為功,不斷補短板,2018年以來,累計建設景區、城區等地的旅游廁所6.5萬座,加油站13座、停車場22座、通訊基站2330座,投入資金近百億元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服務質量、道路交通等方面得到顯著改善。德麗達&&:“未來,我們還將持續加強交通、住宿、餐飲等文旅配套設施建設,加大旅游市場監管力度,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滿足游客多元的消費體驗需求。”

“壓力,我們當然有。畢竟,隨着旅游人數增加,我們的工作量和責任也會相應增加。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用心服務,就一定能夠承接好這一波熱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愛上阿勒泰這片美麗的土地。”德麗達説。
文字記者:楊皓、張瑜、蔡國棟
視頻記者:阿曼
素材支持:阿勒泰地區融媒體中心、阿勒泰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