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秋季的一天,新疆輪&縣一名6歲小巴郎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課堂上,因為答不上老師的提問急得嚎啕大哭。此刻的他不會知道,20年後,他將成為一名“大神級”青年網絡作家,被全國粉絲親切地稱為“新疆小狼”;他的書迷將數以百萬計,作品則頻繁登上各種網絡閱讀熱榜榜首。
2024年初,他以秦漢兩晉史實為基礎創作的“穿越向”網絡小説《衣冠不南渡》,在“傳承民族文化網絡文學創作研討會暨第三屆石榴杯徵文頒獎典禮”上獲頒優秀作品獎,網上留下一張他發表獲獎感言時的照片,照片裏他笑得像開口的大石榴。
“小狼”豹變
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周易·象辭·革》
“他的作品讓我震撼,歷史人物面目真實,作品中大量細節描寫反映出他對那段中國歷史的深度了解與獨特理解,他作品的生動魅力就在於情節和人物往往既在歷史的邏輯之中,卻又出乎於想象和意料之外,沒有充分的學養積累,光靠技巧是做不到的。”廣東網絡作家協會副秘書長王子軒説。幾年前,王子軒經過十幾通核實電話和各種“打假”調查之後才終於相信——那個憑藉寫作《歷史系之狼》《撿到一本三國志》《家父漢高祖》等秦漢兩晉歷史背景穿越小説而火爆網絡的“歷史系之狼”,就是95後艾力塔姆爾·排爾哈提。之後,他倆成為好友。王子軒至今仍是艾力塔姆爾的網文作品最為熱情的“專屬推薦官”,正積極推動譯製他的作品並推向海外。
艾力塔姆爾告訴記者,今天被他視作終身事業的歷史與寫作,卻開啟於父親送他上學時有些粗暴的“逼迫”。
6歲那年一天,父親下班後,把在外面玩耍的他拉回家:“明天你就給我上學去。”
“當時我嚇得一句話都不會説了。因為我一句普通話也不會説,不認識一個字,連一起玩的漢族小朋友説的話也大部分靠猜。我完全不知道這個學該怎麼上。”艾力塔姆爾回憶道,父親是當地的一名教師,街坊四鄰眼裏的“文化人”。
父親很堅定,拒絕了艾力塔姆爾和母親“等長大點再上學”的請求。艾力塔姆爾哭鬧、不吃飯……全都無濟於事,只好背着書包進了學校。
萬事開頭難。同學幾週就能學會拼音,他不行,口語表達也不太流利,發音問題還不少。但在父親的幫助下,艾力塔姆爾堅持了下來:拼音學得慢,就慢慢學;口語表達不夠流利,就一個字一個字練。那時候,父親每天都督促他看《新聞聯播》,練習聽説。
一年之後,艾力塔姆爾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順利過關,學習成績開始顯著進步。熟能生巧,五年級時,他的作文《冬天》在一次全國作文比賽中榮獲二等獎,強烈的成就感讓他記憶猶新。小學畢業時,艾力塔姆爾完成華麗“逆襲”,成為閱讀量達近百本各類書籍、成績優秀的模範生。
可剛步入初中,他的自信心就遭遇了又一次嚴峻挑戰。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初中第一篇文言文課文《世説新語·咏雪》,似乎一下子把艾力塔姆爾又打回當年那個不知所措的時刻。多年後,他那些作品能爆紅網絡,不少都得益於他風格獨特、深入淺出的文言文式表達。而此時,文言文成了初中生艾力塔姆爾的心病。
一本《三國演義》是老師開給他的藥方:多讀書,從話本體書籍讀起。
“第一次,我用6個月讀完《三國演義》,曹操、諸葛亮這些人物在我腦海裏活了過來,我特別着迷,一遍又一遍地看。”隨着熟讀名著以及不斷擴大閱讀範圍,艾力塔姆爾很快熟練掌握了初中階段的文言文知識,不僅能夠獨立通讀《三國演義》等話本小説,他還會用話本體創作短故事分享給同學們,廣受歡迎。
“戰”馬超
超挺槍縱馬,立於陣前,高叫:“虎癡快出!”……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
——《第五十九回許褚裸衣鬥馬超曹操抹書間韓遂》
據説,艾力塔姆爾高考那年,新疆唯一一篇文言文作文《習語文者説》就出自他手。父親很是為此驕傲,認為這是後來他走上歷史類寫作的開端。但艾力塔姆爾知道,讓自己命運齒輪轉動起來的那個特殊時刻,是“戰”馬超。
高中時,艾力塔姆爾已經積累了可觀的文史類書籍閱讀量,上文史課程時,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跼踀不安的小學生,變得總愛引經據典、之乎者也地給老師們“挑刺”。
語文老師馬超看到了他的潛力與天賦,特意送給他一套《三國志》,並“激將”説:“看本演義就這麼‘張狂’?《三國志》你了解一下。”
艾力塔姆爾告訴記者,這是他人生中閱讀的第一本正史著作,他全力“迎戰”,用8個月時間認真讀完。“之後我老實了很多,我發現自己根本就不懂歷史。”
一扇門就此被打開。
此後,他央求父親為他先後購買了《史記》《漢書》《三國志》等多部史籍,潛心閱讀。也是在那時,他養成了邊讀書邊做筆記的習慣,如今這些筆記已積累了十幾大本,成為他寫作的最佳助手。
與馬超老師這一“戰”,讓艾力塔姆爾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熱愛——歷史。而他考入西北民族大學歷史學專業學習期間,又開啟了自己的事業——寫作。
當時,網絡小説方興未艾。歷史題材的穿越、仙俠等書籍大批涌現,吸引了大量青年讀者,艾力塔姆爾就是其中之一。可接受過系統專業文史學科教育的他,已經不能滿足於那些錯誤頻出甚至史觀歪曲的低質量網文。他告訴記者,受到一位自己非常喜歡的網絡作家鼓勵後,他這位資深讀者決定“起義”,他要“敲起鍵盤當作者,寫一本自己的書”。
《撿到一本三國志》——艾力塔姆爾的第一本網絡小説很快上架連載。一週後,閱讀量劇增,他收到了起點中文網的連更打榜邀約。第三個月,作品開始佔據網絡歷史類題材訂閱書籍的榜首。隨之而來的,是熱情洋溢的粉絲催更、各式各樣的&&讚譽以及可觀的稿費收入……
時隔多年,最讓艾力塔姆爾心心念念的仍是與馬超老師的那一“戰”。“雙贏!”他笑着説。
我愛我家
你是我情願為你付出的人,你是我不願讓你纏住的根,
你是我遠離你時永遠的回程票,你是我靠近你時開着的一扇門。
——歌曲《你是我的家》
當艾力塔姆爾非要給自己新出生的兒子取名“曹操”時,老父親舉起鞋把他趕出了家門。他告訴記者,即便在那一刻,他依然覺得,自己的家人是最無可挑剔的,“是家人的支持讓我走到了今天。”
艾力塔姆爾的父母也曾“教子三遷”。只不過他們“遷”的不是住址而是態度。
第一次是憤怒。原因是高考填報志願時艾力塔姆爾在志願填寫後可修改的一週內,偷偷將父親為將來“好就業”而要他填報的志願,一股腦地換成了“歷史”;
第二次是自豪。《撿到一本三國志》上架火爆,艾力塔姆爾把收到的第一筆3000元稿費大部分都寄回了家。父親在確認真是兒子的稿費之後,高興地在單位“吹”了好幾天牛;
第三次是支持。大學畢業後艾力塔姆爾選擇全職寫作,也曾遭遇收入困難時期,親戚朋友認為他“啃老”,拿他當“反面教材”,父母卻堅定支持他的選擇,“我寫了一輩子都沒有他那樣受歡迎,他是我們的驕傲。”
妻子海熱古麗·喀斯木是艾力塔姆爾的校友。她身兼忠實粉絲、第一讀者和創作參謀,為丈夫的創作事業提供了巨大的情感和智慧支持。有一段時間,艾力塔姆爾因為堅持使用比較艱澀的文言文來塑造歷史人物,導致作品訂閱量大幅下降。讀者們&&讀起來太費勁,而他卻堅持自己對人物塑造的理解,不願改成網文流行的口語體。僵持之下,是妻子提醒他,可以試着用自己熟悉的話本體來協調歷史感與可讀性。提議大獲成功,艾力塔姆爾不但找回了創作自信,更是重新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
當然,家人們也並非事事對他聽之任之。兒子的起名就是一例。家人們最後給孩子定名為艾力斯然·艾力塔姆爾,寓意能像歷史上的英雄一樣。可艾力塔姆爾直到今天,依然堅持把兒子叫作“小曹操”。
歷史的天空下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1994版《三國演義》片尾曲《歷史的天空》
寫作數年,“爆款”等身。在艾力塔姆爾的創作中,人們能看到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前赴後繼為了一個共同事業不懈奮鬥;能看到有人在使命感與責任心的驅動下最終戰勝恐懼實現成長;能看到刀子嘴豆腐心的長輩,面對成長後即將遠離的昔日頑童時,心底裏的依依不捨、無限牽掛……
不管艾力塔姆爾是否意識到,了解他的人都不難發現,他在虛構歷史小説中寫英雄、寫偉業、寫故事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真實、鮮活地摹寫自己的人生、家庭以及所身處的時代——一段奮鬥進取的人生、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他的摯友、刑偵類網絡作家“奉義天涯”王奎元説,艾力塔姆爾對於歷史的尊重和執着讓人心生敬意,他總能在尊重歷史邏輯和文化心理的基礎上,把書裏的人物寫得活靈活現、有血有肉,“因為‘真’所以‘美’。這是他作品裏非常獨特的魅力。鮮活的作品總能讓讀者記住,我相信他的書未來會有更多讀者喜歡。”
新疆作協網絡作家分會常務副主席“玉松鼠”銀珉&&,得益於新疆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在多元一體中華文明中的獨特位置,得益於長期以來新疆教育事業的長足進步,得益於新疆經濟社會與現代文明蓬勃興旺發展,一大批像艾力塔姆爾一樣優秀的年輕人有了成長的沃土,能夠最終通過學習成就事業並實現人生夢想。
“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一直滋養着我,也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創作力量的源泉。”談到夢想,艾力塔姆爾告訴記者,他期望為中華文明的每個朝代寫一本書,還特別想以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為依據,寫一本關於家鄉的小説。
“漢延熹九年,歷丙午,時三月,春光正好。一條蜿蜒曲折的官道上,一行人馬慢悠悠地行進着……”
這是艾力塔姆爾第一本書的第一句話。仿佛想讓讀者看見,在那條大道上,在同一片歷史的天空下,他開心地行走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