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設施農業是推動鄉村産業振興的重要抓手,是實現職工群眾持續增收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團昌安鎮圍繞特色、高效發展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農業發展企業,興建草莓育苗基地等一大批特色農業,打造特色品牌設施農業,發展高效戈壁設施農業,帶動群眾致富,助力團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時下,室外寒意漸濃,位於十團昌安鎮的聚天紅果業公司溫室大棚裏卻是暖意融融,綠意盎然。一排排整齊的育苗床上,草莓苗、杏子苗、蘋果砧、桃子砧木、櫻桃砧木、沙棘苗等各色苗木綻綠吐翠、長勢喜人,工人正忙着給苗木施肥、澆水,為大棚草莓搶“鮮”上市打下堅實基礎。
工人給草莓苗澆水。阿迪力·艾尼 攝
溫室大棚負責人王利傑説:“溫室草莓育苗項目是南疆苗木繁育中心項目中的一項,現在草莓育苗有5個溫室大棚、4個日光溫室和1個智能溫室,從3月到9月進行育苗,今年共繁育草莓苗20萬株,産品銷往阿拉爾市和南疆地區。”
據介紹,溫室草莓育苗基地是南疆規模較大、標準化管理育苗基地,苗成活率達90%以上,解決了周邊種植戶種草莓難成活的問題。
今年以來,聚天紅果業公司不斷加大智能化設備投入,配備了霧化噴水裝置、自動補光機,引進全自動化點種機,提高了育苗生産效率。同時,該基地還開展訂單式育苗,全力保障第一師阿拉爾市及周邊地區種植基地優質草莓種苗的供應。
走進該基地日光溫室大棚,一排排草莓正舒展着青綠的葉片,粉白的花兒開得正艷,大小不一的草莓探出了“腦袋”,預計12月中旬草莓就可陸續上市。為了保證草莓口感,該基地育苗和種植全過程都按照無公害生産標準管理,採用蜜蜂授粉,提升草莓産量。
王利傑為群眾介紹草莓苗管護知識。阿迪力·艾尼 攝
王利傑説:“我們計劃生産草莓苗5萬株,1元錢一株,平均每畝溫室效益達10萬元。我們目前在探索陸地育苗,因為陸地面積比較大,用陸地育苗可以降低成本,擴大面積,給種植戶帶來實惠。”
今年以來,十團昌安鎮緊扣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積極引進特色農業相關企業,實現設施農業種植“車間化”“智能化”,改善了該團鎮長期依賴蔬菜外供的局面,示範帶動當地種植戶投身“智慧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和種植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十團昌安鎮農發中心工作人員劉帥華説:“我們將繼續擴大設施農業種植面積,為招商引資打好基礎,帶動更多的職工群眾增收致富。”
據了解,十團昌安鎮目前共有設施大棚450座、棚面積1628畝。其中,日光溫室441座1153.53畝,塑料大棚5座443畝,連棟溫室(智能溫室)4座,帶動長期就業1600多人,戶均增收3萬餘元。(阿迪力·艾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