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10日電 深秋初冬,新疆廣袤棉田迎來收穫季。今年4月採訪春播期間,新華社記者與棉農阿不力克木·白克力定下採棉時再相會的約定。半年多過去,阿不力克木的棉花收成如何?曾與他隔空對話的外國老朋友們又有哪些新問題?阿不力克木會給出怎樣的回答?新華社記者再訪阿不力克木——
棉花地裏的“下蛋雞”
棉田裏,一朵朵潔白柔軟的棉花競相綻放,連成一片白色的海洋。一台&採棉機在田間轟鳴穿梭,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映入眼簾。
在這收穫高峰期,棉農本應忙得不可開交,指揮“採棉大軍”爭分奪秒搶收棉花。如今,阿不力克木卻不慌不忙,悠然自得地看著一隻只棉農俗稱的“下蛋雞”在棉花地裏下“金蛋蛋”。
34歲的阿不力克木今年承包了1000多畝地種棉花。春播時,他借助新技術新機械實施作業,“一兩百畝地,以前(靠人力)要種一個月,現在一天就種完了”。
在新疆,播種機在棉田春播(4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丁磊攝
秋收時,阿不力克木只雇了一台六行採棉機,耗時三天左右完成所有棉花采收工作。他告訴記者,放在以前,這1000多畝棉花需要六七十名採花工耗費兩個月才能採完。人力、時間和經濟成本降幅之大,是前幾代棉農難以想象的。
在新疆,農機手駕駛採棉機在棉田中作業(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王菲攝
轟隆隆的採棉機以五六公里時速行進在棉田中,將白色的棉花通過採棉頭收入集棉箱,自動打包成一個個重約2噸的棉包留在田裏。
阿不力克木笑着説:“這個流程就像下蛋一樣。我們老百姓都把採棉機叫做‘下蛋雞’,那些棉包就是‘金蛋蛋’。”這一個個“金蛋蛋”,就是棉農辛苦一年的勞動果實。
在新疆,農機手駕駛採棉機在棉田中作業(10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飛攝)
老朋友們的新問題
半年前,阿不力克木的春播故事吸引了多國專家饒有興致的目光。(前情回顧:見識過這樣的“新疆棉”嗎?)如今,這些老朋友們記挂他的棉田秋收情況,不但隔空目睹了田間現狀,而且提出了各種新問題。聽了阿不力克木的解答之後,老朋友們都十分感慨——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通過視頻向阿不力克木提了兩個問題:“你預計你今年農場的棉花收成怎麼樣?今後會採取哪些措施來進一步提升棉花收成?”
阿不力克木答道,儘管他的棉田今春數次因遭遇降溫、大風等不利天氣受到影響,産量比去年略低,但他對明年的種植充滿信心。
當地官員孔佔強則&&,當地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小塊地變成大塊地,使其更便於機械化操作;冬閒時開展農機、農作物種植等多種培訓。
視頻截圖:肯尼亞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
肯尼亞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關心的是新疆棉花生産如何改變當地農民的生活和福祉。阿不力克木説,種植棉花讓他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他種了四五年棉花,買了房子買了車,拖拉機也有好幾輛。
視頻截圖:韓國東亞研究所所長禹守根
在韓國首爾,韓國東亞研究所所長禹守根隔空了解到,阿不力克木計劃在今年冬閒時養些牛羊,保養農機,為來年種植做準備。禹守根&&,很高興在視頻裏看到阿不力克木臉上洋溢着安穩感和滿足感。他曾兩次去新疆旅行,希望有機會再去那裏走一走看一看,還想去阿不力克木承包的農田,跟他一起坐在地頭聊聊天,分享他們的生活,“真的很想再去看看,一想到這我心情又開始激動了”。
阿不力克木對禹守根&&熱烈歡迎,並向這些春天就隔空對話過的老朋友們發出邀請,希望他們有機會都來新疆。他説,到那時,他要請這些海外友人品嘗新疆最好的庫爾勒香梨,還要用自己養的羊做烤肉招待大家。
欣欣向榮的新疆棉
阿不力克木是新疆萬千棉農中的一個。如今,新疆已經成為中國最大、世界重要的棉花産區,棉花總産、單産、種植面積、商品調撥量連續28年位居全國第一,棉花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94%。今年,新疆棉花總産量預計穩定在500萬噸以上。
在新疆,農機手駕駛採棉機在棉田中作業(10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菲攝
外國專家對新疆棉花種植的機械化水平以及生活條件提升印象很深。林斯認為,新疆棉花種植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才會讓棉農對未來的收成如此有底氣。禹守根則用“滄海桑田”來形容新疆令人矚目的發展變化。
阿德希爾説,新疆棉農這些變革性的經歷令人鼓舞,他們通過棉花種植讓生活條件整體改善,有體面的收入,過着體面的生活。
阿德希爾認為,新疆棉農的這些經歷給其他社區樹立了榜樣,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發展農業就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他説,農業是使大多數人口擺脫貧困的直接途徑之一。在非洲,超過72%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只有通過針對性的農業發展,這些人口才能與城市等其他社區的人共同發展。
像阿不力克木這樣的新疆棉農的故事還在繼續。一朵朵潔白蓬鬆的新疆棉,一位位勤勞樸實的新疆棉農,將繼續為中國、為世界帶來更多溫暖身心的正能量。
上期回顧:
策劃:倪四義 李自良
監製:馮俊揚 鄧玉山
統籌:閆珺岩 徐海靜 曹志恒
執行:趙戈 王豐豐
記者:鄧玉山 王菲 王科文 謝照 趙焱 李卓群 鄧敏 李成 陸睿 趙戈 郝昭 李飛(報道員) 金顥旼(報道員)
剪輯:孫碩 王沛
編輯:喬穎 王豐豐 楊舒怡 程大雨 刁澤 王玉玨 徐力宇
新華社國際部 新疆分社聯合製作
鳴謝尉犁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