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區轉型走出雙贏路-新華網
2025 11/03 11:46:12
來源:新疆日報

牧區轉型走出雙贏路

字體:

  “過去放牧全靠天,草場一退化牛羊就瘦了,現在禁牧有補貼,冬天還有暖圈,收入翻了一番。”近日,牧民阿力木別爾得·沙特巴勒得站在那拉提草原自家民宿的院子裏,向游客細説生活的變化。

  2011年,國家開始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對作為全國重要牧區的新疆持續實行草原禁牧補助與草畜平衡獎勵,有效改善了草原生態環境,提高了牧民生活水平,促進了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特別是2021年國家實施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以來,中央每年向新疆下達補獎資金24.77億元,像阿力木別爾得這樣受益的農牧民有近30萬戶。據統計,2021年—2024年,新疆草原補獎資金髮放率均在98%以上,近30萬戶農牧民戶均年補獎資金8000元以上,人均收入中政策性收入佔比超13%。

  “一卡通到賬8.99萬元。”近幾年,阿力木別爾得每年都會定期收到這筆草原補獎資金。他家有3000畝草場,曾因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連幾十隻羊都養不肥,更別説賺錢了。草原補獎政策實施後,他積極轉變生産方式,夏天適度放牧,冬天把牛羊趕進新建的棚圈舍飼,用補獎資金陸續購買了200隻羊和10多頭牛,還儲備了充足的冬春飼草料。隨着草原生態持續改善,游客逐年增多,阿力木別爾得又把家裏的房子改造成民宿,一年僅接待游客的收入就有好幾萬元。

  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以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實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積4340.78萬畝,累計發放補獎資金11億元以上,通過禁牧、休牧、輪牧等措施,草原植被蓋度有效提升,生物多樣性顯著恢復,同時帶動旅游業蓬勃發展,景區周邊牧民通過經營民宿等實現人均增收8000余元。

  為守護好草場,塔城地區通過民主選舉配備牧民管護員,在重點區域設立管護站。裕民縣哈拉布拉鄉牧民也爾扎提·阿拜就是其中一員,他説:“我不僅能每年領到3.9萬元補獎資金,還能靠管護工作額外增收。每天巡護草場,看著草長得越來越好,心裏特別踏實。”

  在阿勒泰地區,“牧旅草”融合的發展模式讓草原煥發新活力。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以來,阿勒泰地區通過“牧旅融合”帶動1.2萬名牧民跨區域就業,50%以上的牧民掌握1至2項實用技術,勞務經濟和二、三産業收入佔比達25%。

  “以前養100頭牛需要5個人,現在只需2個人,出欄時間還縮短了3個月,每年能多賺10多萬元。”阿克蘇市拜什吐格曼鄉養殖大戶艾力·麥麥提説,他用補獎資金引進了良種牛,新建了青貯窖,還配套了機械化飼喂設備,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

  截至目前,阿克蘇地區憑藉推廣種養結合、標準化養殖的畜牧業轉型模式,畜禽存欄、出欄及畜産品産量較“十三五”末分別增長12.63%、16.92%和26.59%。

  為了促進新疆牧區轉型發展,國家不僅給予資金支持,還在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並多次組織國家牧草産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入戶指導,讓政策家喻戶曉,做到應補盡補。同時不斷創新管護模式,通過衛星遙感和無人機航拍等實時掌握草原植被變化情況,為政策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如今,新疆草原生態環境已得到恢復和明顯改善,優良牧草比例不斷提高,野生動物種群逐年增多。行業部門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新疆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42.33%,較2021年提高0.7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國主要牧區第二位。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正在持續釋放紅利,在這一惠民政策的支持下,草原生機蓬勃,牧民日子越過越紅火,新疆牧區正走上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之路。(記者 馬帛宇)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