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海棠“甜”四方-新華網
2025 10/14 11:39:13
來源:新疆日報

香妃海棠“甜”四方

字體:

  深秋時節,瑪納斯縣包家店鎮黑梁灣村被果香浸潤。在姜建昌的香妃海棠園裏,紅彤彤的果實綴滿枝頭,陽光穿過樹葉,在一顆顆海棠果上投下斑駁光影,煞是迷人。

  “大家裝箱時一定要輕拿輕放,保證每顆果實送到客戶手裏都完好無損。”“好嘞,海棠哥。”姜建昌踩着晨露走進果園,一邊給幫工的村民分發早點,一邊囑咐大家按照標準分揀、裝箱。

  被大家叫作“海棠哥”的姜建昌,是瑪納斯縣建昌保鮮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堅守十七載,讓天山腳下的這顆小果子火出新疆,甜遍國內外。

  黑梁灣村地處天山北麓逆溫帶區域,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果樹生長。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姜建昌接觸到了香妃海棠,嘗過脆甜多汁的果肉後,他當即萌生了領辦合作社、種植香妃海棠的想法。

  “要把這好果子種成鄉親們的‘致富果’。”姜建昌心裏暗下決心。可當他挨家挨戶動員村民種植香妃海棠時,質疑聲不斷:“這果子從沒種過,能賣出去嗎?”“缺技術、少銷路,賠了咋辦?”

  為了打消村民們的顧慮,姜建昌率先在自家地裏試種香妃海棠,還經常跑到石河子大學請教專家,白天泡在果園裏觀察果樹生長,晚上挑燈鑽研種植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引進的香妃海棠新品種實現了“當年成活、二年開花、三年結果、四年豐産”的突破,試種第四年畝産就超800公斤。

  眼見着實實在在的收成,村民們終於動了心,紛紛加入姜建昌牽頭成立的瑪納斯縣建昌保鮮專業合作社。

  “種出好果子,科技和標準是關鍵。”姜建昌始終秉持這個理念。合作社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種植香妃海棠,全程採用生物製劑殺蟲殺菌。為實現生態循環,他還在果園裏養鵝,發展林下經濟,進一步增加收益。不僅如此,合作社還與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引進推廣矮化密植、水肥一體化等20余項技術。2017年,合作社流轉土地3500畝,建立香妃海棠示範種植基地,全面推行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採摘、統一註冊、統一銷售的“六統一”標準化生産模式。2019年,合作社“黑梁灣果園”牌香妃海棠順利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後,“黑梁灣果園”牌香妃海棠的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畝均純收入突破6000元。

  “光種得好還不夠,還要賣得好才行。”2022年,傳統批發渠道受阻,姜建昌急得睡不着覺。偶然刷到的電商直播讓他看到了希望。年過半百的他戴上老花鏡學直播技巧,捲起褲腳走進果園當起了帶貨主播。“咱們的果園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結出的果肉脆甜好吃……”他在抖音&&開設“黑梁灣果園”直播間,用真誠打動網友。

  直播帶貨火了,可物流難題又凸顯出來。於是,姜建昌對接物流公司,建立西安前置倉冷鏈集運體系,合作社生産的香妃海棠由此實現“24小時出疆、72小時送達全國”,每公斤運費相比之前下降約1元。2024年,合作社通過直播售出香妃海棠1000余噸,單日最高銷量達30噸,産品主要銷往北上廣等地。

  目前,瑪納斯縣建昌保鮮專業合作社社員從最初的5人增至116人,輻射帶動全縣發展香妃海棠種植面積6000畝,300余戶農戶由此實現穩定增收,黑梁灣村也成為昌吉回族自治州香妃海棠種植示範村。

  去年,合作社香妃海棠銷售的“甜蜜版圖”進一步拓展——3500噸香妃海棠經福建港口漂洋過海,成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消費者追捧的“新疆味道”。

  夕陽西下,香妃海棠樹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姜建昌的手機響起,是外地客戶的催單電話。

  “放心,明天就安排冷鏈發貨,保證新鮮。”挂斷電話,姜建昌望向連片的海棠園,眼裏滿是憧憬,“下一步,要繼續擴種香妃海棠,申請有機認證。”

  從試种先鋒到合作社“當家人”,從帶貨主播到致富帶頭人,“海棠哥”姜建昌讓一顆小小的海棠果,串起了産業鏈,讓天山腳下的甜蜜味道傳遍四方。(□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蓋有軍 通訊員 朱文斌)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