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新梅富一方百姓”的故事正在新疆生動上演。9月20日,“走進美麗新疆”全國省級媒體采風活動採訪團來到伽師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當得知全國每5顆新梅中有3顆産自伽師時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大眾日報記者李欽鑫説,特色産業發展不僅富了當地農民,還讓新疆優質農産品走向全國大市場,豐富了全國人民的果盤。
伽師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是以新梅産業為主導的綜合性農業産業園區。這裡通過標準化種植、科技賦能和深加工産業鏈建設,打造集新梅分揀、儲存、保鮮、冷鏈物流、交易、研發為一體的産業鏈條,推動伽師新梅産業實現産學研一體、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在當天的採訪中,記者們還走進位於伽師縣的喀什地區崑崙健康營養食品創新産業研究院,該研究院依託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力量,對新梅精深加工技術展開研究,不斷延伸新梅加工鏈條,提升産品附加值。
該研究院科研人員姜溪雨介紹,研究院研發的精準聯合烘乾、鮮果凍乾等技術顯著提升了新梅儲藏保鮮能力,為新梅産業鏈延伸及市場開拓奠定了基礎。
目前,伽師縣新梅的銷售期由往年20天的集中上市延長至2個月到6個月的分批上市,實現了錯峰銷售、保質穩價。當地加工企業還開發出果幹、果醬、果酒、新梅汁等20余種産品,新梅及其加工産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
好的農産品是種出來的,在做好加工業發展文章的同時,伽師縣還制定《伽師新梅育苗技術規程》等6項地方性標準,組建專業技術服務隊,為企業、種植戶、採購商提供技術指導服務,提高農業生産水平。
今年8月,伽師縣米夏鄉吐格巴斯特村村民麥麥提·薩依提的10畝新梅果園,在50余名客商激烈競逐下,最終以65萬元高價成交,折合每畝收益6.5萬元,再次刷新當地新梅身價,充分體現了市場對伽師新梅的認可。
據統計,今年伽師縣新梅種植面積已達57萬畝,預計産量達41萬噸、一産産值80億元以上,新梅已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果。(記者 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