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大石峽水利樞紐全景(9月20日無人機攝)。李相臣 攝
金秋九月,碩果盈枝。
在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喜慶時刻,一批關係全局、影響深遠的重大項目相繼竣工,猶如一份份沉甸甸的賀禮,為這片佔國土面積約六分之一的廣袤土地注入新動力。
新疆工作事關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局。重大項目建設是夯實這一“國之重任”的關鍵支撐,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天山兒女引領新疆發展的一個縮影。
着眼國家所需、新疆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新疆大力推進千百億工程、加快建設特色優勢現代化産業體系、基礎設施“十張網”……既狠抓落實、又重抓謀劃,一批質量高、效益優、前景廣的項目在天山南北開花結果,不斷開創新疆發展新局面。
回望70年,新疆的每一次跨越都鐫刻着項目的印記。從昔日公路里程僅3000多公里、路況艱險,到如今23萬公里路網貫通天山南北;從“疆電外送”點亮大半個中國,到19個口岸暢通向西開放大門——時空之變在此次竣工項目中得到延續。無論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還是破解區域發展“水瓶頸”、打造現代化産業集群,新疆正緊扣“五大戰略定位”,在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指引下穩步前行。
重大項目見證了新疆的發展變遷,承載着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喜慶時刻,一批新的重大項目竣工不僅是一份生日禮物,更是新疆未來發展的新坐標。
無論是築基未來的教育工程還是潤澤民生的水利設施,無論是暢通發展血脈的基礎設施網絡還是激活區域動能的産業開發項目……新疆的每一項建設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宏偉的發展藍圖轉化為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十載砥礪奮進,七十載春華秋實。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發展的腳步永不停歇,幸福的故事正在續寫。(石鑫)
大石峽水利樞紐啟動下閘蓄水
9月中旬,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通過下閘蓄水階段驗收。李相臣 攝
近日,天山西部,溫宿和烏什交界的峽谷深處,在喜迎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一片歡騰中,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啟動下閘蓄水。
“經過近6年緊鑼密鼓的施工,大壩下閘蓄水比原計劃提前了1個月。”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大石峽項目公司董事長宋曉建説,面對高壩、高邊坡、高地震烈度、高泄洪流速、高挖填強度的挑戰,項目部聯合多所科研院校開展項目攻關,搭建智慧管理雲&&,通過先進的施工工藝和施工裝備、全過程的質量監控、無死角的安全管控,最終實現工程關鍵節點提早完成,向全面發揮灌溉、防洪、發電等綜合效益邁出了重要一步。
9月中旬,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通過下閘蓄水(1634米高程)階段驗收,工程建設迎來重要里程碑。
大石峽水利樞紐被譽為南疆“生命水塔”,總庫容11.7億立方米,蓄水量相當於6個天山天池。大石峽水利樞紐所處的阿克蘇地區是南疆重要的糧食和林果産區,素有“中國紅富士之鄉”“中國核桃之鄉”“中國白杏之鄉”等美譽。
“過去大河夏季鬧洪災,春秋又缺水,我們就盼著修建大壩的這一天!隨着大壩的修建,縣城周邊的水利基礎設施也逐步完善,我家20余畝核桃、小麥的收成越來越好,大壩蓄水後明年可提供更多春灌用水,我準備把周邊的荒地也開墾出來。”溫宿縣吐木秀克鎮尤喀克斯日木村村民圖爾貢·謝木西言語中滿是感恩與期待。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董事長譚華介紹,工程全面完工後每年將向塔裏木河生態輸水34.2億立方米,可緩解下游灌區農田春秋缺水困境,並使下游河道防洪標準從1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總裝機容量75萬千瓦的電站,將提供年均超18億千瓦時清潔電力,預計能滿足60萬戶家庭1年的用電需求,為阿克蘇地區乃至南疆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水支撐水保障。(康顥嚴)
環塔輸變電工程即將投運
且末750千伏變電站(8月26日無人機攝)。馬元 攝
9月23日,在距離且末縣城幾十公里的沙漠邊緣,且末750千伏變電站正在開展驗收消缺作業,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場景。經過15年的建設,作為我國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壓環網工程——新疆環塔裏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以下簡稱“環塔輸變電工程”)建設進入最後收尾階段,即將投運。
“我們邊驗收邊消缺,力爭工程早日投運,讓南疆各族群眾早日用上更安全、更高質量的電力。”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第一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現場管控專責王伽説。
環塔輸變電工程環線長4197千米,圍繞“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形成閉環,貫通起連接南疆五地州的能源“大動脈”。15年前,環塔輸變電工程的起點巴州750千伏變電站開工。15年間,由9項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組成的環塔輸變電工程,將大電網覆蓋到了南疆地區10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
和田—民豐—且末—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是環塔輸變電工程的最後一段,也是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重點項目,總投資47.36億元,於2023年11月開工。隨着環塔輸變電工程的建設,且末縣首次被納入750千伏電網。
“750千伏電網投産後將為且末發展提供動力保障。我們對此期待不已,感恩國家對南疆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投入。”且末縣政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迪裏夏提説。
7月13日,和田—民豐—且末—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線貫通。至此環塔輸變電工程歷經15年建設正式“合龍”。隨後,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組織各相關單位加快推進驗收消缺作業進度。
王伽&&,環塔輸變電工程計劃11月正式投運,屆時不僅能為南疆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轉型注入強大動能,更能充分發揮新疆作為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的作用,為疆電外送提供有力支撐。(陳薔薇)
別迭裏公路口岸基建項目竣工
別迭裏口岸(9月20日無人機攝)。馬志剛 攝
“感恩偉大祖國,別迭裏公路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竣工對我們長期往返中吉兩國的貨車司機來説真是幸福感滿滿,路上少繞好幾百公里路。”9月23日,常年奔走中吉兩國的中國貨車司機阿依別克對記者説。
9月20日,新疆阿克蘇地區別迭裏公路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竣工。
別迭裏口岸地處新疆天山南麓,與吉爾吉斯斯坦相鄰,是連接塔裏木盆地與中亞地區的重要節點,歷史上就是絲綢之路的要衝。
2023年5月,習近平主席同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在中國—中亞峰會期間就開通別迭裏口岸達成重要共識。2024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別迭裏口岸對外開放,當年9月3日,別迭裏口岸實現臨時開放。
別迭裏口岸國門區海拔2754米,地勢險峻。為加快推動別迭裏口岸實現常年通關,新疆啟動了別迭裏公路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自2024年7月項目開工以來,施工團隊克服高海拔、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僅用14個月就完成了三大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89億元,實現了“當年批准開放、當年啟動建設、當年臨時通關”的目標,展現了令人矚目的“新疆速度”。
阿克蘇地區別迭裏口岸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博介紹,應吉爾吉斯斯坦請求,經中國外交部同意,別迭裏口岸2025年臨時開放期限延長至11月1日,以保障吉方一側150公里道路建設,“口岸管委會將繼續協調道路、電力、通信等部門制定保障措施,通過科技手段,確保口岸區域通信及電力設施安全,保障通關順暢高效。”
楊博&&,別迭裏口岸是中吉兩國繼伊爾克什坦口岸、吐爾尕特口岸後開放的第三個陸路口岸,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完工,為口岸2027年實現常年通關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將進一步推動新疆高水平對外開放。(黑宏偉 陳薔薇)
亞洲最大單體螢石礦若羌投産
若羌縣卡爾恰爾螢石礦120萬噸/年採選項目一角(9月20日無人機攝)。王周 攝
9月20日,若羌縣卡爾恰爾螢石礦120萬噸/年採選項目正式投料生産,以一座現代化綠色礦山的拔地而起,為自治區七十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
卡爾恰爾螢石礦已探明的螢石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15%,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單體螢石礦,資源稟賦優勢突出,自規劃之初便備受行業關注。面對氣候條件惡劣、施工環境複雜、選礦工藝繁瑣等多重挑戰,項目建設單位新疆華甌礦業有限公司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為目標推進工程建設。自2024年9月開工建設到投料生産,僅用時328天。
“在自治區成立70周年這個重要時刻,我們不僅要建成交付一個項目,更要打造一座節能環保、智能高效的現代化綠色礦山,為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新疆華甌礦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吳敏介紹。
針對礦體軟破特性導致傳統鑽爆採礦方案難以應用的難題,項目團隊聚力攻關,突破技術瓶頸,率先引入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非爆機械連續採礦法;在節能減排領域,項目創新採用太陽能發熱板集中供熱模式,既規避了傳統蒸汽鍋爐加熱成本高且有環保風險等問題,也保障了選礦藥劑對水溫的要求。
據悉,項目投産後産出的螢石精粉産品,可廣泛應用於鋰電池電解質、高端氟化工材料、特種玻璃等領域,能有效緩解我國優質螢石資源供應緊張局面,為國內新能源産業升級與高端製造業發展提供核心原材料保障。
此外,該項目還生動地映照着新疆讓發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各族群眾的溫暖底色。項目達産後,直接解決就業500餘人,間接帶動就業2000餘人,並帶動相關産業鏈集聚發展。(石鑫)
庫沙公路月底完工
建設中的G217線庫車至沙雅公路(9月15日無人機攝)。阿法爾丁·艾麥提江 攝
在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G217線庫車至沙雅公路項目(以下簡稱“庫沙公路”)將於本月底完工。
在庫沙公路第一合同段,黝黑的柏油路面已經貫通,路旁的防護欄也基本安裝完畢,施工人員精神抖擻,有的在路面上施劃標線、有的在加固防護欄。“建設者在崗位上加緊施工,確保項目月底完工,用最優異的施工成績向自治區成立70周年獻上一份賀禮。”庫沙公路第一合同段總工程師牟國兵説。
庫沙公路是自治區“十四五”交通規劃“縣縣通高速(一級)”重點工程,項目路線總體走向為由北向南,按照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起點位於G217線鹽水溝收費站南側,終點位於沙雅縣海樓鎮克孜勒塔木村附近,全長80余公里。
路連接着幸福,見證着進步。此前,沙雅縣尚無高速(一級)公路,2023年,庫沙公路開工建設。項目開工以來,庫沙公路全體建設者全力以赴,目前路面施工全部實施完成,已進入最後的收尾攻堅階段,各參建單位加緊推進附屬工程等剩餘工程,為本月底完成建設任務奠定基礎。
新疆庫沙公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廣輝説,庫沙公路建成後,將結束沙雅縣無高等級公路的歷史,沙雅縣到庫車市的駕車時間將由原來的1.5個小時縮短至40分鐘。並能大幅提升南疆國道交通網的服務水平與運輸效率,方便沿線群眾出行,帶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多虧了黨和政府修這條高速路,我們以後出行更方便了。”沙雅縣海樓鎮博孜墩村村民楊義興説,以前從沙雅到庫車的道路等級低,路況不好,農産品運輸不暢、出行不便,庫沙公路開工後,他時常到現場看看項目進度,期待能早日走在這條康莊大道上。(逯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