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交投集團以科技創新築就絲路交通新標杆——連霍高速星哈吐段智慧低碳改擴建科技示範工程技術交流會在哈密舉行-新華網
2025 09/18 13:30:08
來源:新疆交投集團

新疆交投集團以科技創新築就絲路交通新標杆——連霍高速星哈吐段智慧低碳改擴建科技示範工程技術交流會在哈密舉行

字體:

  金秋九月,碩果盈枝。9月17日,由新疆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連霍高速新疆星哈吐段乾旱荒漠區智慧低碳改擴建科技示範工程”技術交流暨觀摩會在哈密市成功舉辦。來自交通運輸部相關司局、哈密市人民政府、全國29個省(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科研院所及重點交通建設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通過現場觀摩與技術研討,共同見證新疆交投集團在乾旱荒漠區交通建設領域的創新實踐。多項原創性成果為同類地區高速公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參考、可複製的“新疆方案”。

微信圖片_20250917200833.jpg

  當日上午,觀摩團前往哈密市駱駝圈子服務區,通過實地觀摩、線上展示相結合的方式,深入了解該工程在智慧化、精細化建設領域的創新實踐。觀摩人員走進科技創新成果展廳,通過實物陳列、動態模型演示及數字可視化呈現,系統了解工程在固廢再生利用、極端天氣應對、近零碳服務區建設等核心領域的技術探索方向。

圖片

  在智慧保通現場,觀摩人員觀看了國內首套無人機智慧巡檢與應急處置飛控&&、改擴建風險隱患排查與主動安全保障設備的運行演示。該系統依託多維動態監測與交通流模擬技術,可實現作業區與通行區的精準導控,有效保障施工期間道路通行效率——數據顯示,依託該系統G30改擴建期間道路整體通行能力始終維持在改擴建前的90%左右,服務水平保持四級以上,成功破解了“超長通道改擴建與安全保暢兼顧”這一行業難題。

圖片

  智能無人攤壓機群作業是該項目科技應用又一亮點,該作業區的自動化設備可按照預設程序完成精準施工,同步實時回傳壓實度、平整度等關鍵施工數據,真正實現施工質量全程可追溯、動態可管控。一位來自東部省份的交通部門代表在了解相關情況後&&:“在乾旱荒漠區能實現如此智慧化、精細化的施工,還能同步保障通行效率,新疆交投的實踐經驗值得行業借鑒。”

3J1A1880.JPG

  下午的技術交流會議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顧志峰主持。顧志峰指出,新疆緊抓交通強國建設機遇,已構建起高效暢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G30連霍高速星哈吐段改擴建工程是新疆推動交通“智慧化、低碳化”轉型的關鍵實踐,為全疆交通科技創新樹立了標杆。哈密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李雲濤在致辭中高度肯定了項目實施對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新疆交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茂文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新疆交投集團發展情況,特別是G30星哈吐段改擴建工程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乾旱荒漠區高速公路“四改八”工程,在面對生態脆弱、施工複雜等挑戰時採取的科技創新措施。

  新疆交投集團總工程師,新疆交投建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獻軍在主旨報告中,系統闡述了工程四大創新亮點:一是精準破解乾旱荒漠區改擴建難題,圍繞固廢規模大、安全保暢難、氣候極端多、水資源匱乏等重大技術難點開展系統創新;二是構建高效協同創新機制,通過“專項領導小組+攻關小組+諮詢團隊”模式,確保創新成果能落地、可推廣;三是成果豐碩,實現固廢資源有效全循環利用,消納130萬噸廢舊瀝青混合料、300萬噸廢棄水泥穩定礫石,使用10萬噸鋼渣築路、1.5萬噸廢舊輪胎生産膠粉改性瀝青;智慧保通系統全國領先,通行能力保持改擴建前90%水平;成功應對“&&風區”極端天氣,大風天氣交通事故降低15%,運營阻斷時長減少50%;打造近零碳服務區,實現污水100%處理、75%回用,年均節水700噸、節電200萬度、減碳8000噸。截至目前,項目已申報專利及軟著12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獎6項,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近30人,實現科技創新與人才培育雙豐收。四是推動成果轉化與推廣,建立後評估與長效監測機制,推進技術成果標準化,為同類項目提供普適性解決方案。

  在專家研討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吾守爾・斯拉木、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院長孫永紅等7位專家先後作專題報告,從多語種數智物流、寒旱區瀝青再生、公路數字化轉型等角度分享經驗,與新疆交投的科技示範工程創新實踐形成深度共鳴。

  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不僅為全國乾旱荒漠區交通建設領域搭建了技術共享、經驗互鑒的高端&&,更將新疆交投在智慧低碳改擴建中的原創性成果與“新疆方案”推向行業前沿,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交通基礎設施的提質升級注入了“科技動能”。未來,新疆交投集團將持續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引擎,深化乾旱荒漠區固廢循環利用、極端天氣應對、智慧保通、近零碳運營等關鍵技術的迭代攻關,完善“産學研用” 協同創新機制,加大交通領域高端人才培育力度,持續探索絲路交通建設的新路徑、新模式,不斷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的智慧化水平與綠色發展效能,為建設交通強區、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貢獻更多高質量交投方案。(文/肖東明 圖/宋雨宸 郭莉)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