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産力在新疆大地“生根發芽”-新華網
2025 09/11 12:01:55
來源:新疆日報

新質生産力在新疆大地“生根發芽”

字體:

  只需0.01秒,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電,就能閃送到3000多公里以外的安徽;支撐“電力珠峰”的世界上最高電壓等級輸電設備,由新疆製造;《長津湖》《流浪地球》等3000餘部影視劇,在克拉瑪依渲染……

  9月8日,“砥礪奮進七十載 天山南北譜華章”大型集中採訪活動啟動。連日來,採訪團一行走進田間地頭、園區企業,深刻感受到新質生産力正在新疆大地“生根發芽”。

  田間“長”出新質生産力

  玉米地旁,氣象墑情監測站實時監測土壤濕度、酸鹼值等;物聯網自動蟲情信息採集設備精準預測可能爆發的病蟲害。

  9月10日,走進九聖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試驗田,頭頂一排藍色光伏板的農業智能監測設備格外醒目,應用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控制、衛星定位等新技術,農業種植早已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歷史。

  九聖禾種業是以小麥、玉米、棉花、瓜菜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産加工及市場服務為一體的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是新疆種業領頭羊、國家種業振興行動重點扶優企業之一。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但選育出一粒優良種子,極其不易,需要8到10年時間。近年來,九聖禾利用全基因組選擇、基因編輯等前沿生物技術,推動品種選育時間持續壓縮、成本持續下降。

  “過去,種子選育要不停地雜交、自交,再雜交、自交如此循環。現在,我們可以把不好的基因片段快速找出來,在實驗室裏去掉,把優良基因植入進去,可縮短雜交時間2到3年,帶動科研經費下降20%—30%。”九聖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舍剛説。

  為選育出優良性狀種子,以前需要下到地裏一一授粉匹配;而現在,可以在實驗室裏應用大數據匹配,篩選出可能産生奇蹟的組合。

  將新質生産力“種”進地裏,九聖禾種業是代表性企業之一。昌吉回族自治州副州長吳良介紹,全州種植業機械化率達到98.5%,領跑全國。其中,380萬畝農田配套建設水肥智能系統,每一株作物都能享受到定制化營養供給,缺什麼肥、需要多少水,傳感器一測便知,農民只需一部手機,坐在家裏就能“遙控”千畝良田。

  如今,走進昌吉的田間地頭,科技感撲面而來,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控制、衛星定位等新技術,已廣泛滲透到田間管理各環節。

  工廠“造”出新質生産力

  世界首&發送端±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換流變壓器,應用於目前行業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世界首&1000千伏電力變壓器,應用於世界首條商業運行的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等15個特高壓項目;行業首&±800千伏/5000兆瓦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閥,應用於烏東德電站至廣東廣西的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

  9月9日,走進特變電工智能電氣産業園,新質生産力更加具象化,這裡展出的10余&(套)大國重器,均為行業首&、全國首&。

  從一個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街道小廠起步創業,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將創新擺在首位,歷經37年,已發展成為我國輸變電行業龍頭企業,建有遼寧、山東、天津等生産基地,産品銷售遍佈全球90余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位居世界機械500強第429位,中國機械500強第11位。

  走進企業生産車間,只見倉儲機器人來回移動,精準存取材料,車間各崗位、各環節,新質生産力元素撲面而來。“大力推動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特變電工打造了一批智能化工廠。”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裁黃漢傑説。

  昌吉回族自治州黨委常委、常務副州長陸晶介紹,推動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轉型,昌吉州去年入選第二批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正在支持400余家企業實施智改數轉,特變電工智能電氣有限責任公司等4家企業獲評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發揮集群效應,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已成為自治區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烏昌石光伏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

  空中“跑”出新質生産力

  能源空中走,電送全中國。

  9月9日,走進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只見一座座輸電鐵塔高高聳立,鐵塔之間綿長的導線,傳送着新疆能源基地打捆的火電、風電……

  ±1100千伏昌吉換流站內3萬餘&設備依次布局,手腕粗的電線密織成網。在這裡,新疆火電和新能源綠電實現匯集,然後逐級升壓,再“打捆”輸送出去,眨眼間,就傳輸到安徽古泉。

  “吉泉直流工程投運以來,連續4年外送電量居全國輸電工程首位,日輸送電量最高達2.5億千瓦時,日均外送電量穩定在1.87億千瓦時以上。”昌吉換流站站長王鴻説。

  依託新疆豐富的綠電資源,克拉瑪依市正在打造算力新城。克拉瑪依雲計算産業園區內6座智算中心布局的6萬餘個高功率機櫃,算力規模位居新疆之首、西北前列。

  2024年,在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上,克拉瑪依移動渲染雲項目入選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該項目構建起基於“東數西渲”的渲染力基礎設施底座,實現東西部算力協同,提升渲染效率260%。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質生産力,直接驅動産業升級和創新。

  發展低空經濟,離不開強大算力支撐。新疆地域遼闊,可用低空空域資源充沛,氣象條件穩定,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豐富,具有發展低空經濟的獨特優勢。

  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石河子市積極開闢低空經濟新賽道,已初步建成“全産業+航空”的新格局。落戶於石河子市的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鴻雁(HY100)大型無人機系統,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石河子基地交付了4架無人機,預計年內可完成10架無人機交付。

  從田間到工廠,從電網到雲端,新疆正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展望未來,這片熱土將持續釋放新質生産力活力,書寫新時代發展壯麗篇章。(記者 於江艷)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