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千年時光,閱遍絲路芳華。大家好,我是疆小新!
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東南60余公里處,雀兒塔格山北麓的木扎特河東岸斷崖上,有着龜茲石窟中規模最大、開鑿時代最早、保存壁畫面積最多的一處石窟群——克孜爾石窟。
這處石窟群大約建於公元3世紀,經過漫長的修建與後世不斷的修繕維護,現存編號洞窟349個,壁畫面積近4000平方米。
在歷史的滄桑中,克孜爾石窟曾遭到自然和人為的破壞,殘存雕塑已是鳳毛麟角,而數量最多、保存較好的壁畫則成為克孜爾石窟最珍貴的遺存。
克孜爾石窟的壁畫題材主要是與釋迦牟尼有關的種種事跡,包括本生故事、因緣故事和佛傳故事等。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分別多達一百多種,佛傳故事也有六十多種。因此,克孜爾石窟又被譽為“故事的海洋”。
走進石窟,昏暗的光線下,以藍綠為主的多種色彩山巒疊嶂般鋪滿墻壁與券頂,畫面繁複而有序,平衡且莊嚴。這些“山巒”是一個個菱形格,每個菱形格中都繪製着故事,許多是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大多體現了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智慧、奉獻、誠信、尊老愛幼”等價值理念。
充滿智慧的先民們用壁畫中獨特的人物造型、藝術風格和創作手法,讓那段多元文化在此交流、交融的時光永遠凝固,為今人留下回溯歷史變遷、探尋文明交融之窗。
拜城縣歷史上是龜茲古國的所在地。龜茲是中國古代西域重要的城邦國之一。在兩漢時期,這裡地處西域要地,交匯東西,融通中外。兩千多年前,古絲綢之路從這裡經過,東西方文化藝術在這裡邂逅交融,留下無數珍貴的遺跡遺存。
統籌:曹志恒 牛敏
設計製作:董志濤 盛元 李夢婷
文案助理:張琪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