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治區數字鄉村建設試點縣,新疆若羌縣近年來持續推動“低空經濟+農業”融合。眼下,隨着5139畝各類甜瓜陸續成熟,若羌縣瓦石峽鎮首次將負重無人機納入甜瓜采收體系,不僅大幅提升了采收效率,更標誌着傳統農業向智能化、集約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近日,吐格曼轄區種植戶閆帥的240畝西州蜜瓜迎來豐收季。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采收現場多了一位“空中搬運工”——負重無人機正穿梭於瓜田與田埂之間,將一袋袋蜜瓜精準吊運至集散點。
“飛手”嫻熟操控無人機懸停在田間指定點位,瓜農立即將裝有九成熟蜜瓜的編織袋挂上吊鉤。僅用2分鐘,無人機便將60公斤蜜瓜運至田埂邊,接應瓜農將其輕卸於棉被上,全程耗時不足3分鐘,又快又穩當。
“往年采收要請十來個人,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碰傷甜瓜;現在只需三、四人裝袋,兩、三人下貨,加上與鄰居合購的1&無人機,效率提升2倍以上。”閆帥介紹説。
瓦石峽鎮因晝夜溫差近20攝氏度、年均日照超3100小時,所産西州蜜瓜中心糖度達16%—17%,較其它蜜瓜高出3—4個百分點,甜度優勢明顯,且皮薄肉厚、脆甜多汁,但同時也對運輸損傷極為敏感——傳統人工搬運易導致表皮破損,影響售價。
正因如此,無人機的柔性吊裝技術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其精準懸停能力可避開未成熟瓜藤,讓瓜安全順利生長;全程零磕碰的特性使蜜瓜表皮完好率達100%,進一步放大了蜜瓜的品質溢價。
隨着無人機轉運效率提升,瓦石峽鎮政府同步引入“電商直採+郵政專線”模式。首批上市的蜜瓜中,縣域電商已鎖定1200公斤訂單,中國郵政更開闢“綠色通道”實現“地頭——機場”12小時直達。
閆帥介紹,今年蜜瓜畝産1200—1500公斤,其中符合電商選瓜標準的每畝有400公斤左右,按當前市場行情,畝收益在1500—2000元。
隨着若羌縣農田智慧化管理的推進,農用無人機在“耕、種、管、收”全環節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核心裝備。低空經濟與農業的深度融合,正推動更多智慧農具進入田間地頭,助力農業提質增效。(郭城 黑崢嶸 牟徐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