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千年時光,閱遍絲路芳華。大家好,我是疆小新!
《西游記》中寫到,唐僧與唐太宗結為異姓兄弟。而事實上,唐僧的原型玄奘真的有過一個結義兄弟,那就是高昌國王麴文泰。在麴文泰的資助下,玄奘順利抵達印度取回真經。新疆吐魯番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大唐西域記》寫本殘卷便是這段友誼的見證。
唐貞觀年間,玄奘隻身一人跋涉萬里,從長安出發,前往佛教發源地,求取“普度眾生”的大乘佛教真經。路過當時的伊吾,也就是如今的哈密時,被當時的高昌國王麴文泰邀請,為當地信徒講經説法。
唐太宗時期,高昌城內寺廟林立,高昌國王篤信佛教,嘗試通過各種方式挽留玄奘。可玄奘明確表達,西行求法意志不可動搖。最終,二人結拜成兄弟,麴文泰為玄奘準備西行路上需要的物資,並提出等玄奘取經回來之後,在高昌停留3年,接受他的供養。玄奘離開高昌時,兩人抱頭痛哭,“傷離之聲振動郊邑”,感人至深。
玄奘自印度取經歸來時,本意赴高昌國,履行他對麴文泰的承諾。然而那時麴文泰已經去世,玄奘帶着遺憾東返長安,書寫出取經歷程,即《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又稱《西域記》,共有12卷。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大唐西域記》寫本殘卷,高16.5厘米,長19.5厘米,整卷殘缺近三分之一,年代為貞觀二十一年至永徽二年期間寫本, 是目前學術界所發現的數十種《大唐西域記》中年代最早的寫本。這份寫本殘卷既見證了玄奘與麴文泰的友誼,也證明了古代西域多種宗教交融共存的事實,反映出古代西域與中原在物質、精神、文化等方面密切交往的史實。
統籌:曹志恒 牛敏
設計製作:董志濤 盛元 李夢婷
文案助理:張琪
【糾錯】 【責任編輯:董志濤】